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24考研是最难的一年吗【24考研晚吗】,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竞争激烈与否要聚焦到个体
24年考研报名人数同比减少36万至438万人;统考计划招生人数预计同比增长2.3万人至87.8万人,整体录取率约20%,和23考研相比确实有所增加。
而且随着国家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理性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投入了就业或考公的行列,25年的考研报考人数大概率不会大幅提升,且有继续下降的可能。伴随着研究生持续扩招的趋势,25考研录取率应该还会小幅上涨。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对于热门专业、院校或地区来说,即便报考人数有所下降,在庞大的报考基数下,也只是杯水车薪。只有那些本来报考人数就少的专业院校报考人数进一步下降,才有可能说竞争没那么激烈。所以能吃到人数减少“红利”的,也只有少部分考生。
加之考研竞争激烈与否不仅要看整体,更要看个体,同一专业不同院校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都可能大相径庭,如23年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报录比高达13,而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却只有4。所以,将数据聚焦到你的目标专业院校,才能更加精准地分析竞争情况。
考研“内卷”更加严重
一方面考研人数减少,计划招生人数增多;另一方面考试难度有小幅上涨。但是国家线反常地出现了普涨,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报考人数减少的多是“水分”,实际想考研的还是在偷偷“内卷”,且“愈卷愈烈”。
而且就24国家线来看,14个学科门类中,A类考生总分要求超过300分的学科门类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共8个,其中文学、艺术学直接突破360分,分别达到365分,362分,平均到每一科目,都是不低的分数。
更别说部分自划线院校在本就不低的校线上进行了二次划线,分数更是高得让人瑟瑟发抖。稍微掉以轻心,可能复试分数线都过不了!
所以,25考研的同学真的不要放松警惕,无论报录比或国家线如何变动,考研的压力和难度都不会低,多做准备才能让考研稳一点,再稳一点。
三、如何战胜考研“卷王”?
想要提升考研成功率,战胜考研“卷王”,院校专业的选择和备考计划的制定落实都至关重要。
在择校上,需要全面搜集分析院校专业的报录比、复录比、初复试占比、复试分数线等报录信息,同时也要对自身实力和潜力有清晰的认知,才能找到适合自己,且上岸成功率高的院校。
在备考计划的制定上,可以将考研细分为多个阶段,每阶段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和解题训练,并且在锁定和突破该阶段薄弱点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直到掌握考研全考点。
但是,自身实力以及潜力如何评估?各学习阶段具体如何划分?优质资料哪里找?如何锁定自身薄弱点?这些问题凭自己很难解决。
【海文考研全年特训营】
基于上万考研成功案例以及你的实际情况
为你量身定制最优化<六阶段学习计划>
并且提供现成的高品质学习资料和课程、
精准锁定各阶段薄弱点的快捷方式、
考研重难点的专项辅导、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项目等37项服务
从择校择专→初试复习→复试调剂实现考研全流程覆盖
让你的研考之路走得又稳又好!
快快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
详细了解课程吧~
倒计时2天!2025考研,可能是史上最难上岸年!
“倒计时2天!388万考生注意:2025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公布,但今年复试规则突变!”
—
2025考研成绩公布进入倒计时!
据教育部最新消息,2025年考研初试成绩将于2月24日起陆续公布,较往年提前2天。全国388万考生即将迎来“命运审判时刻”,但今年的复试规则却迎爆炸性调整,直接影响上岸概率!
—
复试新规大洗牌,考生必看!
1️⃣ 全国统一复试时间,公平性升级
往年各省复试时间差异大,考生苦等“信息差”导致焦虑。今年教育部首次明确**全国统一复试时间**,减少地域竞争压力,但复试难度可能因集中考核而增加。
2️⃣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门槛”
以同等学力(如专科、成人教育)报考的考生,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确保学术能力达标。专家称:“这是对学术公平的坚守,但考生需提前针对性备考。”
3️⃣ 国家线“硬杠杠”更严
初试总成绩低于国家线的学科专业,次年不得扩大招生!这意味着高校“自划线”空间压缩,考生冲刺复试需更注重总分均衡。
—
查分后48小时,关键行动指南
– 紧盯国家线:预计3月中旬公布,往年擦线考生需提前规划调剂。
– 复试“避坑”重点:文科考生注意!多所985高校停招管理学、法学等文科硕士,调剂选择缩水。
– 住宿成本暴涨:北大、南大等名校明确不再为专硕提供宿舍,一线城市考生需提前备好“租房资金”。
—
考生热议:有人欢喜有人愁
“北大专硕不提供宿舍,北京租房一年2万起!导师说‘读研是投资’,可我家底都快被掏空了。”——@寒门专硕泪
一线城市房租年均1.5万元,网友犀利点评:“没钱别读专硕?教育公平成了奢侈品!”
“全国统一复试时间,看似公平,但所有人挤在一起竞争,导师面试疲劳,会不会更看‘出身’?”——@复试焦虑症
教育部新规要求统一复试时间,减少地域差异,但考生担忧集中考核可能导致隐性歧视。同时,同等学力加试两门专业课、国家线“硬杠杠”等政策,让跨专业和基础薄弱考生直呼“雪上加霜”。
“考研到底是选拔人才,还是用政策筛人?”有考生质疑政策变动频繁加剧不确定性,专家则呼吁理性看待:“改革方向是优化结构,但配套支持措施需同步跟进。”
网友神评:
– “建议考研增设‘心态测试’科目,能挺到最后的直接发录取通知书!”
– “以前考研拼努力,现在拼运气+政策解读能力,建议出个《考研生存101》综艺!”
– “22世纪考古发现:2025年人类为‘上岸’集体发疯,遗址名‘考研后悔墙’。”
“复试时间统一,终于不用提心吊胆等通知了!”——@奋斗的小冯
“文科生哭晕,停招+缩招,这是逼我跨考计算机吗?”——@文学考研人
“专硕不提供宿舍?读研成本直接翻倍,普通家庭压力山大!”——@考研经济账
—
专家支招:逆袭靠这三招
1. 复试“差异化”突围:关注时政热点如“新质生产力”“嫦娥六号探月”等,结合专业分析。
2. 调剂要“快准狠”:公示期缩短至7天,考生需提前锁定备选院校,避免错失机会。
3. 心态决定胜负:考研名师张宇提醒:“初试难,复试更考心理战,稳住才能赢!”
—
“2025考研,可能是史上最难上岸年!”保研率飙升、统招名额腰斩、文科缩招……考生感叹:“卷不动了!”但数据也显示,普校录取率或创新高,理性择校仍是王道。
你准备好迎接“审判”了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焦虑与期待!
23届考研学生很走运,24年考研将迎来“巨变”,挑战和机遇并存
考研这件事情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很多学校在距离考研仅剩两三个月的时候才发布了最后的改动通知,让学生们措手不及。
而且考研的政策每年都在调整和变化当中,或许今年的考生就会受到一些影响,也许下一年的考生将会面临更大的区别,总之大家都要准备迎接挑战。
最近有很多教育专家都表示在2023年要参加考研的这群学生其实是非常走运的,因为今年的考生可能就是考研发生巨变之前的最后一茬学生了。
如果你恰巧晚了一年赶上了下一年,也就是2024年的考研,那么你就会赶上考研界的巨大变化,今年准备的这些知识很可能就行不通了。
因此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2023届考研的学生非常走运,所以大家也要抓住这一年最后的机会,最好复习充分,一次性地考研上岸。
当然如果你是下一年才准备考研,那么也不要着急,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策略,并且要尽早了解从2024年开始考研界到底要发生哪些变化?
考研的学制发生巨大变化
从2024年开始,考研领域要发生的第一个巨变,那就是在学制和培养年限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往的两年学制和三年学制都行不通了。
很多所院校都发表通知,将会把两年制的硕士培养学制延长到三年或者是2.5年左右,至于原本就是三年学制的一些硕士,很可能将延长的更长,最长的高达六年。
考研的扩招与缩招同时进行
这些年来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考研的缩招与扩招,考研一旦扩招,对于将近500万人的考研大军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但缩招也在同时进行。
主要表现为考研的专业硕士方向将在不断地扩招,这是为了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所以也会放宽一些专硕的名额供大家报考。
但是专硕的名额宽了之后,学硕的名额在某些学校也有可能会遭遇缩减,原因就是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学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
所以以后的报考方向大家要尽量地调整一下,能够报考专硕就不要报考学硕,除非你对自己的学术成绩很感兴趣,并且也很有自信。
考研的科目和考题也有变化
考研的科目甚至是考试的试题都要发生变化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2024年开始考研,学生将面临全新的考研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
在教育学领域也出现了统考,学校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加入统考,如果加入统考的学校将会必然地改变教科书以及考试的大纲范围。
考研院校出现了一些首次招生专业
由于以上的这些调整最后一个引发的连锁效应,那就是导致不同的考研院校出现了一些首次招生的专业和一些被迫关闭招生的专业。
这一点太过庞杂,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理想院校的招生简章进行了解,但总体来说规律就是热门专业肯定是要首次开始招生的,冷门专业和不赚钱的专业就要被迫关门了。
考研无论怎么改变,其实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高水平层次的人才,也是为了让学生们可以享受到教育给人带来的好处和福利。
因此总体来看,大家一定要抱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考研当中的变化,考研虽然出现了试题甚至是内容大纲的变化,但这些并不是一定会变难的兆头。
相反,如果教育学的考研参加了统考,那么大家的成绩就更有衡量的标准了,也不会再出现像原来那种压分或者是水分数的情况。
改变心态也要改变自己考研准备的策略,为了提前知晓我们的报名是否受到考研变化的影响,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赶紧去研究学校每年最新发布的通知。
如果在通知上一切照旧进行的话,那么同学们还算很幸运,但是这样的日子毕竟保持不了多久,大家最好有两手准备,防止学校突然出现新题型和新题目。
另外在这几年来,既然考研已经逐步地开始扩招专业硕士领域的名额了,所以大家可以趁着这个大好时机来准备尝试一下考研,满足自己人生的一个畅想和期望。
那么你认为考研会变得更友好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OK,关于24考研是最难的一年吗【24考研晚吗】和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人觉得24考研压力超大,有些人却感觉还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24考研确实很特殊吧,疫情影响了很多人复习计划。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今年的考研氛围真的挺浓厚的,很多人都为了目标拼命努力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管考研难度如何,重要的是自己要坚持下去,加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晚一点考研也没关系,关键是早点明确目标,做好规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24考研的学子们都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备考阶段,稳住节奏,冲鸭!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人都对今年的考研流程比较担心,希望考试顺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24考研晚吗?其实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切都不过难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压力最大的还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24考研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一定要好好把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加油!希望所有准备考研的学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相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复习过程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24考研无论是压力大还是节奏较快,都要记住初心,才能一路披荆斩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今年的考研能顺利进行,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信心,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