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2021高考难度系数曝光、2021全国高考难度系数

一、高考人数最多

根据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1400-1500万,比2024年增加约100万,2024年全国的高考报名人数是1342万。1342万最终录取1120万,录取率为83.45%,本科录取率33.53%。国家重点大学录取率约为6.5%。

近十年高考报名人数为2015年942万,2016年940万,2017年940万,2018年975万,2019年1031万,2020年1071万,2021年1078万,2022年1193万,2023年1291万。录取率也是逐年升高,最高峰在2021年,录取率达到92.89%。

二、2025年复读考生将近500万,估计也是历史最多。

这么庞大的复读生队伍,确实让人着急,占到所有考生的三分之一还多。复读考生多,说明社会越来越卷,大家都想考一个好的大学,将来的路更好走一点。

三、新高考模式

今年,绝大多数省份都采用了新高考模式,多数省份采取3+1+2的模式,就是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每科150分,共计450分;物理或历史为选择性必考,满分100分;剩下所谓四小科目可以随意选择,卷面满分各100分,共计200分;高考总成绩共计750分,和老高考一样,如果在云南省,还有22分的学业水平测试分,高考总分是772分。不一样的是,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或物理以实考分数计入成绩,选考科目以赋分计入成绩,也就是按照百分位等级排布,比如某人生物90分,赋分下来可能是100分,另外后百分之三十,统统记为30分,也就是说哪怕你考0分,最后得到的成绩也有30分。如此一来,考生们卷的科目就更集中,由原来卷6科变成了现在的卷4个科目。表面看是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避开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实际上是避无可避,卷的科目少了,出现短腿科目,比原先老高考还更可怕。另外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数学试卷都变成了一样,这对文科生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新高考模式下,报志愿变得更加考验老师和学生的水平,或者说碰运气的成分更大了。

取消了原来的一本和二本的区分,只剩下本科,报志愿就变得更加困难,对于信息和资源能够获取得更多的考生来说,优势就更加明显,而对于资源匮乏的考生来说,无异于靠天吃饭。

特别是对于中部一些人口大省来说,录取比例也是很低的,来看看湖北最近几年的录取比例吧。

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46万,本科录取率约44%,一本录取率15.89%;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50.1万,本科录取率35.61%,一本录取率16.2%;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52.5万,本科录取率38.3%,一本录取率15.73%。在湖北,考一个本科是真的不容易。还有河南、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可想而知,录取会如何,竞争又将是怎样的激烈。相比之下,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的考生就幸福了何止十倍了。

河南高考难上天,背后真相让人惊掉下巴!

河南高考的难度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其背后既有历史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有教育资源分配机制的影响。以下从根本原因、国家政策逻辑及对国家的利弊三个层面进行深度分析:

一、根本原因分析

1. 人口基数与考生规模庞大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25万),考生数量常年居全国首位,但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省内本科高校仅60所(占比34.48%),双一流高校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2所,招生规模合计约2万人,远无法满足百万考生的需求。这种“僧多粥少”的格局直接推高了竞争强度。

2.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历史性失衡

国家高校布局长期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如北京、上海、江苏等),而河南作为中部省份,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较弱,导致优质高校稀缺。例如,河南至今无985高校,211高校仅1所,而江苏有11所双一流高校。这种分配模式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属地招生”制度,本地高校对本地考生倾斜,但河南因优质高校少,本地倾斜效应微乎其微。

3. 经济与教育投入的滞后性

尽管河南近年大幅增加教育投入(2012-2022年教育经费增长近90%),但基础薄弱,生均经费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2023年河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54%,虽较2012年的27.22%大幅提升,但对比发达省份仍有差距。职业教育虽发展迅速(专科高校114所,全国最多),但难以满足考生对本科教育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制定的逻辑与矛盾

1. 区域平衡与效率的权衡

国家通过“双一流”建设、专项计划等政策试图弥合区域差距,但对河南的支持仍显不足。例如,教育部虽明确支持河南增设高校,但高校审批严格,且优质资源(如一流大学研究院)的引入需长期积累。政策更多强调“省内自救”,如河南计划2025年前实现本科高校省辖市全覆盖,并筹建新型大学,但短期内难见成效。

2. 高考制度的“公平性”与“筛选性”双重目标

高考作为全国性选拔制度,需兼顾区域公平与人才筛选效率。河南考生分数高但录取难,本质是分省配额制下“省内竞争”与“省际资源不均”的矛盾。国家通过全国卷统一命题、平行志愿等改革试图缓解矛盾,但未能触及招生名额分配的核心问题。

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流困境

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如河南6所高职入选“双高计划”),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考生仍倾向普通高考。河南专科高校数量全国第一,但职教本科仅2所,难以满足考生升学需求,加剧普通高考竞争。

三、对国家的利弊分析

利:

1. 筛选高竞争力人才

河南考生因竞争激烈,普遍具备更强的应试能力和抗压能力,为全国输送大量优质生源。例如,河南一本线过线人数超15万,高分考生密集,成为其他省份高校的重要生源基地。

2. 倒逼地方教育改革

高压竞争促使河南加速高等教育扩容提质,如“双航母”计划(郑大、河大)、“第二梯队”学科建设等,长期或能优化区域教育结构。

3. 促进人才全国流动

河南考生外流至教育资源丰富地区,客观上支持了其他省份的人才需求,但也加剧本地人才空心化。

弊:

1. 加剧教育不公平与社会焦虑

高分考生因名额限制被迫选择低层次院校或复读(河南复读生数量全国第一),滋生“高考移民”现象,损害制度公信力。

2. 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本地人才外流导致河南高端产业支撑不足,形成“经济弱—教育弱”的恶性循环。例如,河南人均GDP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难以吸引优质教育资源。

3. 教育生态扭曲

过度应试化挤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空间,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降低,与国家“普职分流”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四、解决路径展望

1. 国家级资源倾斜:增加河南双一流高校名额,推动跨省招生名额动态调整机制。

2. 省内提质增效:加速“双一流”学科建设,引进省外一流大学研究院(如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提升本土高校实力。

3. 职业教育破局:扩大职教本科规模,推动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4. **政策协同改革**:探索“以考生基数为基础”的招生名额分配模式,减少区域壁垒。

河南高考困境本质是教育资源分配机制与人口、经济结构矛盾的集中体现。国家需在效率与公平、全局统筹与地方自主之间寻求平衡,而河南的突围之路仍需要长期、系统的改革投入。

用户评论

陌上蔷薇

高考难度系数出来了?今年比去年难了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想看看哪些科目的难度系数最高,我猜数学和英语应该是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看官方的数据了解一下历年高考难度系数变化趋势怎么样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难度系数高低对考生影响真的很大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希望这个数据能给大家参考,少一些迷茫,好规划接下来的学习方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悸╰つ

今年我考的科目难度系数比较低的,感觉运气还不错。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这几年高考每年都在变啊,真要跟上变化趋势不容易。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全国平均难度系数是多少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这个数据公布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很有参考价值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有没有详细分析每个科目的出题特点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光浅夏ζ

感觉越来越难考进大学了,希望政策能更加关注大学生发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罪歌

高考是人生转折点,这个数据希望能给大家一些信心。<br>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蝶恋花╮

这也能理解为啥现在越来越多人想去考post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我觉得难度系数不代表全部啊,努力和学习方法都很重要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请在乎我1秒

这能说明高考的公平性吗?是不是不同地区或学校压力也不一样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希望以后考试内容还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而不是简单靠死记硬背知识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安i

我看了这个数据,感觉更要努力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妄

这也太直白了吧?直接告诉你们高二开始就应该认真备战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想问问哪个学科难度系数最高是哪一个区域的学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希望能看到不同地区的难度系数对比,这样更有参考价值.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