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考试试题

2021高考数学全国一卷,2021高考数学卷子全国一卷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2021高考数学全国一卷,2021高考数学卷子全国一卷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2021高考数学全国一卷,2021高考数学卷子全国一卷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难度较大,得分不高,部分教师和同学在教学以及备考过程中采取基本放弃的策略,这使得数学成绩很难保障。纵向分析近年的解析几何大题,我们从中发现命题也是有一定起伏,特别是2024年难度大幅下降出人意料。估计命题人也发现中学解析几何教与学的实际状况,有意降低难度,引起师生对解析几何的重视。

现将新高考数学一卷2021~2024年四道高考题以及答案编在一起,供大家研究。其中2021年和2022年都是放在倒数第二题,2023年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而2024年难度大幅下降后将位置前移。2025年将会怎样考呢,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高考数学可能有较大调整,更需“不抛弃不放弃”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实习生 许悦

孙丽蓉老师(右)做客“名师来了”

4月4日晚,中学正高级教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孙丽蓉,走进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名师来了·冲刺高考”系列公益讲座直播间,为广大考生数学冲刺复习支招。孙丽蓉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曾获得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湖北省高中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等荣誉称号。

备考时不应“战术放弃”

今年,河南、安徽、江西等九省将迎来“3+1+2”考试模式的首届新高考,今年1月,九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举行,其中数学试卷传递了不少新信号。讲座中,孙丽蓉基于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孙丽蓉介绍,数学卷试题的数量、分值、聚焦点、难度坡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如总题量一直为22题,此次减少为19题,除单项选择题数量和分数不变外(8道40分),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数量均由原来的4道减少为3道,解答题数量由原来的6道减少为5道。多项选择题每道题的分值由原来的5分增加为6分,解答题的总分由原来的70分增加到77分。

与此同时,试题的难度结构进行了调整。“以往的高都是分题型设置压轴题,即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分别设置难度较大的试题,力图发挥每种题型的选拔功能。想得高分,在每种题型中都要付出相对较大的努力,这也使得试卷中的难度坡度有三四个。本次联考释放出一个信号,各种题型是一个坡度,像单选题入手容易,多选题降低难度,基本上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推理和计算,同时各选项有一定的衔接和承续,顺藤摸瓜更容易得分,中档题的难度平缓,解答题的前三个题学生都能上手,中等基础的学生基本都能完成。但在解答题中却设置两道分值各高达17分的压轴题,实现良好区分高分段考生的功能。”她说。

孙丽蓉强调,这意味着数学的考查侧重“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但选拔功能也非常突出,让学生知道,能学好数学也并非易事。

“现在,‘战术放弃’某些‘难题考点’的备考方针很可能不灵了。因为每一个知识板块都可能降低难度前置,学生在每个知识板块都可能得全分。我们在复习时、考试中要有信心都不能轻言放弃,对于压轴题也应做好前面第一问或第二问,转化条件尽量去写,采取该得应得,一分都不能少的策略。”孙丽蓉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平面向量集几何与代数于一身,其工具性非常突出,可以融合在很多知识板块中考查,因此,出现在“三角与平面向量、函数与导数等知识的交汇点”“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交汇点”等处的命题的可能性较大。

冲刺阶段更需“精耕细作”

高考备考已进入冲刺阶段,如何科学“抢分”?孙丽蓉提出了以下建议。

真题重做。选择近五年全国1、2、3卷整套试卷和适应性考试试卷重做,熟悉命题立意、思路、风格、特点,进一步强化审题、规范解答和作答技巧。

自主复习。冲刺阶段,每位考生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统一复习外,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进行自主复习。可以将自己较薄弱的科目或知识点单独列出,每天分配一定时间进行重点攻克;通过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率,总结各类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能力。

考点突破。根据新高考试卷结构及核心考点,分析近几年高考真题命题特点逐点精选例题习题,或者重新选编组卷,进行专题学习与研究,并辅之以专题对点练。

错题清零。每次考练之后学生自行订正改错,讲评之后进行错题重做,阶段复习后再集中进行一次错题重组重做,确保错题清零。

回归教材。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材为高考命题提供模板和母题通过回归教材,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基本知识的理解,熟练基本公式的推导,深化基本数学思想的运用。另外,新教材等新增的8个考点需特别关注“三角恒等变换:积化和差,和差化积8组公式”“投影向量”“百分位数”“分层抽样的平均数和方差”“空间向量计算距离”“圆锥曲线第二定义”“斐波那契数列”“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限时训练。考试最大的遗憾是,要交卷了却发现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做了。因此,提高解题速度是获得理想成绩的必由之路。要想迅速建立数学模型,转化成熟悉的数学问题,快速读题、精准审题是关键。扩大阅读量以拓展知识视野,扩充知识储备容量,是提升解题速度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从容应对创新题。创新综合题是新高命题的必然趋势,各层次能力的学生应从容淡定,见多不怪,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应侧重基础题,尽力做中等难度题,对于“难题、怪题”,寻找第一二问的得分点,对第二问第三问从技术上采取有选择地跳过。高水平考生需加强创新型试题的训练力度。“一需提速,为后面的解答题留出时间,二需加强思维深度和强度的训练,提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解决高难度试题的能力。”孙丽蓉说,“2024年九省联考考了‘密码学,数论中的费马定理’,2023年四省联考考了‘区块链算法’,2021年八省联考考了‘立体图形中的拓扑结构’,这些都聚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难度已与竞赛题类似。”

真正要做到这些,需要每位考生都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孙丽蓉提醒,关键词是“计划为王”“攻克薄弱”“归纳总结”“速度与准确”等。“制定复习计划是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坚定不移落实计划是成功的保障。”她说,考生应将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如每周完成一个知识模块的复习,确保每个阶段都有所收获。

(来源:极目新闻)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用户评论

花海

终于等到今年的高考数学大放光彩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笑傲苍穹

想拿这份卷子做练习,感觉难度真的不一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次全国一的数学题难度怎么样? 有人觉得难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份全国一卷的解析,感觉自己有些苦手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以前听说高考难度越来越高,但我觉得今年这道卷子还算过得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了,希望可以再考个好成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2021年高考都结束了,但这份卷子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看了点这年的全国一级数学题目,感觉今年出题风格比较独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准备参加明年高考的小伙伴们,建议多积累一些解题经验和方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希望这份卷子能帮助各位考生的复习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数学总是让人头疼的存在,但其实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可以解决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这份难度也不算太高,挺有意思的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光浅夏ζ

这年的全国一卷是不是有突破性的创新呢?有点好奇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学完高中数学之后,还是希望能用这份卷子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今年的高考数学难度怎么样?比去年难了一些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负雪

这几年高考数学越来越注重应用性学习,大家都要加油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看到2021年高考数学卷子,感觉又回到了当初高考的压力时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想问问今年全国一卷的答题思路是什么样的?有没有高手总结一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满心狼藉

很多同学在数学的学习上就有些困难,希望这份卷子能提供一些帮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提前做些高考模拟练习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