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山东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第五轮评估中获评A-,成为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A类学科的高校。此外,其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均进入全国前20%。
作为师范类院校,山东师大在理工科领域表现亮眼,多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研成果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拥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覆盖文、理、工、教育等多领域,形成“师范+综合”的复合型学科体系。
山东师大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长期位居省属高校首位,甚至超过部分211高校的分数线,反映出考生和家长对其认可度。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且多数进入省内重点中小学任教,形成强大的教育行业影响力。
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冲一流”高校,山师获得省级财政专项支持,并承担多项国家级教育改革项目。其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在师范教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最有实力与山东师范大学竞争第四强的就是齐鲁工业大学。2017年与山东省科学院合并后,科研经费和国家级项目数量大幅增长,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进入全国前列。
作为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A类单位,齐鲁工业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B+)连续两轮入选省重中之重学科。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工科\”布局:2024年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专业,与海尔共建的\”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超5亿元,居省属高校第一。
然而,综合学科实力、科研成果、社会认可度及政策支持,山东师范大学在省属高校中具备明显的综合优势。尽管齐鲁工业大学在特定领域表现亮眼,但学科布局的单一性或发展时间较短限制了其整体竞争力。
未来几年,山东师大持续领跑,凭借师范教育的核心优势与A类学科的突破,其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山东省高校排名大洗牌:山东师范第4,山东科大第6,济南大学第9
作为GDP总量常年稳居全国前三的经济强省,山东却深陷“高教资源焦虑”——全省仅3所“双一流”高校,985录取率长期低于京津沪。
但在这片孕育了孔孟智慧的土地上,一场“双非逆袭”的突围战正在上演:综合类院校持续领跑、特色高校异军突起、地方院校多点开花,共同构建起山东独有的高等教育生态圈。
1、山东大学作为省内唯一“双一流+985”双料王牌,这所1901年诞生的百年学府堪称“齐鲁高教定海神针”。坐拥济南、威海、青岛三地校区,其临床医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三大王牌学科常年稳居全国前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占地8000余亩的青岛校区,正成为山大对接海洋强国战略的“新引擎”。
2、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的“深蓝名片”绝非虚名——这所中国唯一以海洋学科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前身可追溯至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其海洋科学、水产养殖两大学科连续七年问鼎全球学科排名榜首,西海岸校区更坐拥国内高校唯一的极地科考船码头。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所源自北京石油学院的行业“黄埔军校”,用70年时间书写了“一部校史半部中国能源史”的传奇。其油气储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占据中石油、中海油高管层的半壁江山。青岛唐岛湾校区内,价值3.2亿元的深海钻井平台模拟系统堪称镇校之宝。
4、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千佛山下的这所“教师摇篮”,在师范类院校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汉语言文学、教育学两大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更孕育出莫言、张炜两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其前身山东师范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山东大学堂的师范馆。
5、山东农业大学泰安这座“五岳独尊”之城,藏着中国现代农业教育的活化石——全国首个小麦院士李振声、首个苹果院士束怀瑞均出自该校。其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创下冬小麦亩产856.9公斤的“山东纪录”。
6、山东科技大学青岛黄岛区的这所“矿业新贵”,上演着从煤炭专科到智能矿山的华丽转身。其矿业工程学科与华为联合开发5G智能采矿系统,济南校区内的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更是国家安监总局的“科技智囊”。
当“双一流”与“双非”的界限逐渐模糊,当青岛的浪潮拍打济南的泉韵,山东高校正在用多元化的突围路径,回答“经济大省如何成为教育强省”的时代之问。
在这里,每所院校都是破局者,每个城市都是创新场——这或许正是孔孟故里留给当代教育的最大启示:“有教无类”的智慧,永远比排名更重要。
山东省高校更新排名:济大第9,鲁东大学第20,山东政法学院第37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山东)近日公布,山东省高校梯队格局呈现稳中有变的特点。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山东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和区域经济服务能力上持续发力,头部高校保持优势的同时,一批特色院校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本次排名中,济南大学、鲁东大学和山东政法学院表现亮眼,分别位列省内第9、第20和第37位,成为观察山东高教发展的重要样本。
以全国第157位的成绩稳居山东第9,济南大学在应用型高校转型中走出特色路径。这所扎根省会城市的综合性大学,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山东省高峰学科,构建起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大优势学科群。
学校工程学学科连续四年进入ESI全球前1%,与浪潮集团、中国重汽共建的产业研究院,近三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7项,创造经济效益超12亿元。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推行的\”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覆盖60%工科专业,2024届毕业生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就业率同比提升18%。
作为济南\”科创走廊\”的重要智力支撑,该校在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中持续释放动能。
位居省内第20名(全国286位)的鲁东大学,凭借\”师范底色、海洋特色、工科亮色\”的办学定位,在烟台高等教育版图中占据核心地位。
鲁东大学师范教育传承87年办学历史,拥有全省唯一的中小学教师大数据研究中心,每年为胶东半岛输送基础教育师资超2000人。海洋科学学科依托烟台海洋产业优势,与中集来福士共建海洋工程装备实验室,研发的深海养殖装备技术已在烟台、威海等地推广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该校新开设的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与台芯科技等企业开展定向培养,2024年相关专业毕业生起薪涨幅达22%。作为烟威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鲁东大学正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人才库。
山东政法学院以全国445位的成绩跃居省内第37名,在政法类院校中表现抢眼。该校法学专业通过\”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实务导师\”三维培养体系,近三年法考通过率稳定在58%以上,高出全国普通政法院校平均值15个百分点。
学校刑事司法学院首创的\”检察业务全流程实训系统\”,已被省内外12所高校引进使用。在数字法治前沿领域,学校与济南高新区共建的区块链存证实验室,累计完成电子证据存证超300万件。
用户评论
山东的大学越来越厉害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想知道山东哪个大学比较好,看来可以参考这个排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家乡有几所大学,看看这次排名怎么样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分析了哪些指标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山东大学什么时候能进前五?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了解各方面的实力对比,希望文章更详细一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是不是又根据学生的就业率评判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省的大学排名最好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山东教育水平很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以看出山东大学的实力很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各校教学特色,什么时候能出相关内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不同的专业排名有没有细致说明?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下次排名能包含更多高校的评估信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可以作为参考,但最终还是要看自身情况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看看大学之间的学科排名差异?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山东省里有哪些比较优质的大专院校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排名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高校拥有最佳的科研成果?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是否基于权威数据?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一下排名的具体评判标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