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全国卷1为什么叫乙卷 为什么高考全国1卷又叫乙卷

今天给各位分享全国卷1为什么叫乙卷 为什么高考全国1卷又叫乙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江西、河南、安徽、山西是原使用全国一卷的省,一本线文科全部在517分以上,而原使用全国二卷的省区,最高的是吉林,也只有511分,最低的青海只有409分。而理科一本线,江西、河南、安徽、山西全部在491分以上,而原使用全国二卷的省区,最高的是吉林488分,最低的青海省只有335分,可见差距非常巨大。

青海省的一本线全都不够原使用全国一卷的省的二本线,理工科青海一本线甚至比江西的二本线还差105分。

二、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使用卷的变化情况。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全国高考使用的试卷也发生较大变化,原来使用不同试卷的省区又采用同一种试卷了。

1、在2020年以前一段时期,全国采用了包括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全国三卷,自主命题的卷。

使用全国一卷的省区是山西、江西、安徽、湖北、福建、湖南、河北、广东、河南。被公认为教育水平较高、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的省份。

而全国二卷使用的省区包括处于东北及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总体来说教育水平较弱,需要国家扶持的省区,这些省区的高考录取率不低,可以说是比较容易考的省区。

而使用全国三卷的是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除四川以外,整体教育水平较差,不过这些省市的高考录取率相对不太高。

自主命题的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及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是全国传统的教育强省,经济发达,重视教育。而上海、北京、天津直辖市,经济发展好,城市化程度高,素质教育搞得好,整体教育水平高。

2、现在全国高考采用试卷变化情况。因为实行高考改革,全国现在采用了全国甲卷、采用全国乙卷、新高考一卷、新高考二卷,以及自主命题的卷。

全国甲卷其实就是原来使用全国三卷的省份,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采用全国乙卷是将原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合并后,除去高考改革省以外的有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等12省采用相同试卷。全部科目都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

新高考一卷是原采用全国一卷的省区,并且进行了高考改革的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再加上江苏共7省。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自主命题的地区包括浙江及上海、北京、天津。

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来全国一卷和二卷合并成全国乙卷,使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的省区使用同一套统一试卷。

三、为什么不采用全国统一的试卷?由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水平不一样,通过采用全国乙卷的省区高考录取线就知道,如果采用全国统一一种试卷,那分数差距会拉得更大,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试想一下,如果让青海省采用新高考一卷考试,面对如此难度的数学卷,会不会出现大面积的个位数的数学分数?那还怎么对学生进行区分?如果出题太简单,学霸众多的浙江省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满分,那又如何区分水平高低?

反正现在采用的是分省录取,为了便于搞好人才选拔,还是要使用跟当地教育水平相符的高考试卷。

四、建议以后全国高考使用三套试卷。因为现在是过渡时期,使用的试卷种类很多,等改革完成后,我觉得以后全国采用三套高考卷就行。

全国新高考一卷,使用省份为原来使用全国一卷的省市再加上江苏和浙江。这是教育水平较高、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的省份。

全国新高考二卷,使用的省区包括原使用全国高考二卷、三卷的省。教育水平相对差一些,试卷难度可低一些。

而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采用全国新高考三卷,因为这三地教育水平高,教育资源丰富,录取率高,可以共用试卷。

对于高考使用同一试卷而出现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差巨大的现象你怎么看?你支持全国使用一统一一套试卷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2021年高考数学原全国1,2理科数学(全国乙卷)选题解析

注: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类型调整:

1.原有的全国1,2卷合并为全国乙卷,适用于安徽,河南,山西,陕西,江西,甘肃,黑龙江,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共12省,文理两套

2.原有的全国3卷不变,成为全国甲卷,适用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共5省,文理两套

3.新高考1卷,适用于山东,湖北,江苏,河北,广东,湖南,福建,共7省,不分文理

4.新高考2卷,适用于海南,辽宁,重庆,共3省,不分文理

5.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共四省市自主命题

此次全国乙卷高考数学试卷几乎是十年来难度最低的一套试题,考试难度远低于各省市模拟题的难度,试题区分度不大,使用该试卷省份的分数线相较于往年会适当提高,使用甲乙两卷的省份多数在2023年会使用新高考试卷,也算是为了平稳过度,今天先选择使用省份最多的乙卷数学,之后将十套试卷中有价值的题目全部选题解析之后会进行一次横向对比。

前五题中函数考查奇偶性,并未与其他性质结合,也未与不等式或零点进行结合,函数题目中也没出现根据性质和解析式的图像判断题目,第5题虽考查异面直线,但异面直线可平移到同一平面内,难度较低,第6题常规的分组分配问题,在模拟题中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原题,注意是否为均匀分组。

第7题考查三角函数平移伸缩,第8题是几何概型与线性规划的结合,第9题的出题角度和近期的太原三模类似,总体来看,前9个题目难度不大,均为基础题目。

从第10题开始,题目开始有了区分度,第10题函数为三次函数,三次函数除了y=x³这种单调函数之外,函数趋势为增减增或减增减,至于是那种需要根据三次函数最高次的系数来确定,另外本题目零点也是极大值点,若使用穿根法需判断a的正负和a,b的大小,这样才能选择从右上还是右下穿根,难度中等减。

第11题是一种很老的题型,四年前在某练习册上见过类似的题目,只是当时是给出具体的椭圆表达式求动点到上顶点距离的最大值,当时很多学生误认为是下顶点或左右顶点,但这要根据椭圆离心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点。

第12题算是本套试卷中最有价值的题目,新高考中也有类似的题目,等全部解析之后做一次整理总结,题目a,b都是对数,a,b相减能判断大小,此时就算是算1.01的平方也很容易算出,排除A,D,判断a和c的大小关系时显然c不能化为对数,ac相减的式子非常像导数中与对数相伴而生的函数类型,在导数中对数常与二次式,一次式,分式,根式同时存在,此时求导求最值很容易判断出单调性,在本题中只需将a-c看做某个函数的值即可,构造函数时要选择在特殊点有特殊值的函数。

填空题中前三个是基础性题目,第16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这道题目放到文科中没什么问题,理科数学中的三视图不是常见题型,所幸本题目还原成直观图也很简单,在长方体中用排点法即可。

选填小结:除了11,12有些难度之外,其余题目均为常见基础型题目,得分率还是很高的。

第17题是送分题目,放到第一个大题位置既没考查回归方程和独立性检验,也没考查理科数学中常见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单纯的计算题而已,弱弱的问一下,你记不记得方差的公式?

第19题有的学生做的时候感觉很别扭,第一问证明等差数列,需要得到数列{bn}前后两项的递推公式,显然需要把Sn去掉,类似于和,Sn是bn的前n项积,只需写出前n-1项的积,相除即可,第二问没什么难度,依旧是常规题型

第20题函数中只有对数没有指数,难度降低了很多,这算是近些年来最简单的一道导数题目,出在文科中合适,理科中就没办法展现区分度,对于很多常规舍弃解析几何和导数第二问的学生来说算是灾难性的存在了。

第二问常见的三角形最值考法,没有转折和陷阱,如果熟悉解析几何中切线和切点弦方程求法,本题就是一道很让人开心的题目,如果不知道切点弦方程的求法,那就让人郁闷了,另外在年初八省联考中也有类似的选择题,不熟悉切线问题的同学建议查看链接思维训练37.抛物线中的切线问题

注意在大题中切点弦方程不能直接写,要根据导数求出斜率,求出切线方程,再利用方程根的思想写出切点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最后两道选考题均为常见基础性题目,在这次考试中选不等式会更加节约时间,本次高考没有出现多变量的不等式证明题。

后续其他省份的题目不再以整套试卷的形式给出,会把其中很不错的题目单独成篇章来分析题目背后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逻辑。

高考全国数学I(乙)卷难度如何?郑外名师解析来了

6月7日,2021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078万高考生赶赴考场。

今年高考全国数学I(乙)卷难度如何?记者联系到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数学教师王柯进行分析。

2021年高考全国数学I(乙)卷:稳中求新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数学教师 王柯

2021年使用全国乙卷的省份为: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其中,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原来使用的是全国II卷,今年I、II卷合并,使用全国I卷。

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思想,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聚焦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功能和育人导向。试题突出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果,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把握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关系,稳中求新,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2021年高考全国数学I(乙)卷整体上保持稳定,学生会比较适应。同时与往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一、体现高考改革思想

1.新高考中文理卷合并。这一点在全国I卷中有很多体现。文理科第3题相同,理科第4题与文科第9题相同,理科第5题与文科第10题相同,理科第8题与文科第7题考查知识点相同,理科第10题与文科第12题相同,理科第11题与文科第11题考查知识点相同,理科第15、16题与文科第15、16题相同,理科第13、14题与文科第13、14题考查知识点相同,理科第17题与文科第17题相同,理科第18题与文科第18题考查的是同一个立体几何问题的不同方面,理科第19题与文科第19题同样考查数列,理科与文科的选做题完全相同,理科第21题与文科第20题都考查了抛物线。

可以预测2022届的全国I卷文理科试卷将会在各个方面进一步趋向相同。

2.出现了开放型试题。文、理科第16题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

二、贯彻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发挥学科特色,彰显教育功能

1.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理科第6题以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培训为试题背景,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2.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理科第9题以魏晋时期我国数学家刘徽的著作《海岛算经》中的测量方法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考生充分感悟到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国家认同,增强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

3.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例如文、理科第17题,以芯片生产中的刻蚀速率为原型,设计了概率统计的应用问题,考查考生对平均数、方差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难度保持稳定

2020年全国I卷选择、填空题比较简单,解答题的19、20、21都有一定的难度,今年增加了选择题12题的难度,填空题16题是结果开放型试题也有一定难度,解答题整体的难度小于2020年。整体难度保持稳定,根据学生考后反应2021届全国I卷的难度会比2020年低一些。

四、试卷结构有较大创新

1.理科小题中最难的是第12题的比较大小,这个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立体几何的三视图问题设计成答案开放型试题。三视图问题的考查通常比较简单,在之前的全国I卷中也出现过较难的三视图问题,今年的这个考法非常新。

3.概率统计题放到了解答题第一题的位置。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概率统计解答题一直是全国I卷的创新点,每年都有新意,每年都有一定的难度。今年的概率统计题也有一定新意,但是更偏向基础,并不难。

4.数列问题前几年考得不多,如果考的话经常放在第一题,今年文理科试卷中均出现在解答题第三题的位置上。

5.理科的压轴题从导数变成圆锥曲线,而且考查了之前考查频率并不高的抛物线。导数题一直是理科数学的压轴题,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学生也往往会将导数题作为自习复习备考的重点。与往届相比,今年文理科导数题都不算难。抛物线的考查之前也有过,比较少,而且今年这个抛物线题的计算量相对比较大

五、给教学、学生复习备考的启示

1.重视基础。虽然河南还没有进入新高考模式(目前的高一、高二年级都使用原先的教材、高考模式也不变),但是高在不断变化,不能总想着追热点、押题。只有打牢基础数学知识扎实、全面才能更好地适应考试的变化。

2.注意高考改革方向,落实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新高考改革既有教材改革又有高题型、内容上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生能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就是数学的核心素养,按照数学的核心素养要求进行教学、复习备考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

总之,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同时突出数学学科特色,发挥了高考数学科的选拔功能,对深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弯文奎 整理

编辑 夏赛赛

校对 张磊

用户评论

孤败

我一直以为全国卷就是最好的,没想到还有乙卷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我觉得“全国卷”这个称呼已经很明白了,为什么要用乙卷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之前也没听说过这回事,看来今年的新政策挺多变化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是不是说丙卷是更困难的试题啊?感觉越来越复杂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我猜乙可能是按照难度分类的,不过具体分在哪一个等级我没太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听我的老师说,乙卷主要给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准备的,比如转学生什么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希望以后会有更加清晰的说明,别让我们搞混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看来今年的高考要更加重视分层管理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不知道这几年别的省份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我是个比较喜欢“简单”的名字的人,感觉“乙卷”不如“普通版”更容易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盟山誓总是赊

还是直接说全国卷1比较好理解吧哈哈!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我记得以前还有别的称呼,比如甲、丙之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为什么不叫A卷呢? 感觉这样更简单明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这有点像游戏里分的难度模式一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看来要好好查阅一下官方的说明文件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希望这些变化能够帮助到更多学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我觉得这个称呼会不会引起一些学生的误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々爱被冰凝固ゝ

不知道将来乙卷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抵千言

这样分类的话,是不是考试结果更能体现实力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