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2025年语文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很多朋友对于语文高考作文素材(2025年语文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成长励志类

1. 张海迪

自幼高位截瘫,自学多门外语,成为作家、翻译家。

适用主题:逆境奋斗、生命价值、坚持梦想。

引用句:“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2. 袁隆平

一生扎根稻田,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亿万人的温饱。

适用主题:奉献精神、科学探索、平凡中的伟大。

引用句:“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3. 徐梦桃(冬奥冠军)

四届冬奥会坚持追梦,经历多次重伤终夺金。

适用主题:永不言弃、超越自我、青春热血。

二、亲情友情类

1. 《背影》中的父亲

朱自清笔下父亲翻越月台买橘子的细节。

适用主题:父爱无言、亲情温暖、细节中的真情。

2. 管鲍之交

管仲与鲍叔牙互相理解、不计得失的友情。

适用主题:知己难求、宽容理解、友情的真谛。

3. 苏轼与苏辙

兄弟二人相互扶持,逆境中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适用主题:手足情深、患难与共、诗意人生。

三、文化传承类

1. 敦煌莫高窟

守护者樊锦诗扎根大漠50年,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壁画。

适用主题:文化守护、传统与现代、匠人精神。

2. 《诗经》中的草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古人借自然抒情的智慧。

适用主题:诗意生活、文化根脉、自然与人文。

3. 《红楼梦》中的风筝

探春放风筝象征挣脱命运束缚,体现对自由的向往。

适用主题:反抗命运、人性觉醒、古典文学的魅力。

四、自然与哲理类

1. 竹子的成长

竹子前四年仅长3厘米,第五年每天长30厘米,因根系已深。

适用主题:厚积薄发、沉淀的力量、耐心与成功。

2. 昙花一现

昙花夜间短暂绽放,却以极致之美震撼人心。

适用主题:瞬间与永恒、生命的价值、专注绽放。

3. 江河奔流

黄河九曲十八弯仍东流入海,喻示目标坚定方能抵达远方。

适用主题:克服困难、信念的力量、人生方向。

五、社会观察类

1. “感动中国”人物

如张桂梅创办免费女高,改变贫困女孩命运。

适用主题:教育公平、无私奉献、女性力量。

2. “共享单车”现象

便利背后的乱停乱放问题,引发对公民素质的思考。

适用主题:规则意识、科技与人文、社会责任感。

3. “国潮”兴起

汉服、故宫文创走红,体现文化自信与创新传承。

适用主题:传统焕新、文化认同、青年担当。

六、备考建议

1. 素材积累:按主题分类整理,每个主题储备2-3个新颖事例。

2. 灵活运用:同一素材可多角度解读(如袁隆平:既可写坚持,也可写初心)。

3. 提升文采:引用诗词、比喻句(如“梦想是暗夜里的北斗,指引迷途者前行”)。

示例结尾: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成长的路上,既有张海迪“心向阳光”的坚韧,也有敦煌守护者“择一事终一生”的赤诚。愿我们以文化为舟,以奋斗为桨,在时代的江河中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诗行。

用好这些素材,结合个人经历与感悟,中考作文定能脱颖而出!

⌛高考倒计时!这些作文素材直接套用,多拿10分不是梦!

作文素材是高中语文考试中提升作文质量的关键,可以通过积累和背诵直接应用于议论文、记叙文等文体中,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文采。以下是常见的作文素材类型及具体示例:

一、名言警句

1. 哲理类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 家国情怀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 奋斗与坚持

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经典事例

1. 历史人物

苏轼:屡遭贬谪仍豁达乐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范仲淹:心系天下,兴办义学,改革新政。

2. 现代人物

袁隆平:毕生研究杂交水稻,解决粮食问题。

张桂梅:创办免费女子高中,改变山区女孩命运。

3. 文学形象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在困境中自强不息。

《活着》福贵:面对苦难展现生命的韧性。

三、社会热点与时事

1. 科技创新

中国航天:“天问”探火、“嫦娥”探月,彰显科技自立自强。

华为突破芯片封锁,自主研发“麒麟9000S”。

2. 文化传承

河南卫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创新传统文化表达。

故宫文创让文物“活起来”,吸引年轻一代。

3. 生态保护

塞罕坝林场从荒漠变绿洲,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云南亚洲象北迁引发全球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自然意象与哲理

1. 自然现象

竹子:象征坚韧(“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江河:比喻时间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生活哲理

昙花一现:短暂与永恒的价值辩证。

水滴石穿:微小力量积累的质变。

五、诗词化用与典故

1. 诗词名句

化用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赞美奉献精神。

引用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论证逆境中的坚守。

2. 历史典故

卧薪尝胆(勾践):忍辱负重,终成大事。

程门立雪(杨时):尊师重道,求学诚心。

六、反面素材

1. 历史教训

商纣王暴政亡国,警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晚清闭关锁国,落后挨打,强调开放的重要性。

2. 社会现象

网络暴力:呼吁理性与善意(如“刘学州事件”)。

学术造假:强调诚信与科学精神(如“翟天临事件”)。

七、数据与调查报告

1. 权威数据

引用《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率,证明传统文化吸引力。

联合国报告:全球脱贫贡献70%来自中国。

2. 对比分析

改革开放前后GDP对比,凸显发展成就。

全球碳排放数据,呼吁低碳生活。

八、万能模板句

1. 开头/结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唯有……方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吾辈当以……为舟,驶向未来。”

2. 过渡与升华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积累与运用技巧

1. 分主题整理

按“家国情怀”“青年担当”“文化自信”“科技创新”等主题分类。

2. 多角度挖掘

同一素材可适配不同主题(如苏轼:豁达/才华/挫折教育)。

3. 灵活化用

避免死记硬背,结合论点对素材进行裁剪和引申。

示例应用:

主题:奋斗精神

名言: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事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数据:中国高铁从引进到领跑全球的十年历程

用户评论

北朽暖栀

感觉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还是挺注重时代气息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这些素材真是很有启发性,可以用来思考很多社会现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准备拿这些素材来写预备作文了!希望能写出好的文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红颜

2025年是哪一年呀? 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要记下这些素材,说不定明年就能派上用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语文高考作文越来越难写了吧?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积累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这篇文章让我对今年的高考作文主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有些素材太抽象了,我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月流沐@

感觉这些社会热点确实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岛晴空

写作的时候应该如何把这些素材融入到文章里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希望能找到一些能真正写出满分作文的技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现在开始积累素材太棒了,到时候考试就不会手忙脚乱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高中文科要多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新闻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希望语文老师能够给大家讲一些好的作文写作方法和思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我的语文水平还差一点,需要努力提升才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染轻纱

这篇文章很有用,可以作为我的备考素材参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骨相思

我想要写一篇关于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文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这些素材可以用来扩展我对现实世界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需要认真阅读和思考文章内容才能抓住写作精髓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要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因为它们也是写作灵感来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