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2020年研究生考试时间,2020年研究生考试时间河南,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考点暖心举措获点赞,考生舒心状态平稳
12月21日早上7时,记者来到青岛十七中考点外,校门处已有不少考生。考生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有的两三人讨论着知识点,有的边看书边吃早饭,不少考生表示,羽绒服、保温杯是考研的“标配”。“内心没有什么波澜,准备了这么久,当时是心态最重要啦!”考生刘同学告诉记者,考研结果固然重要,但到了考场,心态才是第一位的。记者发现,为了减少考生在寒风中的等待时间,工作人员提早打开了校门,核查证件,以便考生第一时间进入校园。“工作人员一早就在门口疏导交通,还在门口提醒我们检查好证件,提前拿出身份证。”考生小王表示,这样的举动看似平常,却让自己心里暖暖的,“可以为我们这些考研人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他说道。
人脸识别区、物品摆放区、一次安检区……此次考试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严格规范公平,还处处体现人性化特点。记者了解到,本次考试在考点封闭区入口和考场入口进行两次人工安检和一次智能安检,并进行人脸识别检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点共设置考场98个,备用考场10个。青岛十七中设置了28个普通考场和3个备用考场,对于忘记携带准考证的考生,学校提供了现场打印服务,此外,每场考试都有学生志愿者负责引导考生快速准确地到达各自的考场。这样的暖心服务还有很多,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为每名参加考试的考生,准备了文具袋,同时,考研第一天恰好是冬至,学校后勤管理处还为每一位考生准备了一份水饺,考生可持准考证到指定餐厅窗口领取。不少考生表示,看到学校的暖心举措,自己的心态更平稳了,期望一战成“硕”。
据悉,此次山东省共设34个报考点,分别是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16个)和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济南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等18个招生单位。其中,青岛市招生考试院报考点(3702)设有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西海岸和城阳6个考区,49个考点,审核通过的考生约3.5万人。
■现象
考研报名人数“两连降”,选择多元不唯“考研”论
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看,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2020年考研全国报考人数为341万人,2021年、2022年均为增长态势,分别为377万人、457万人,2023年,国内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近年最高点,为474万人。2024年为438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88万人,较去年下降50万人。在前些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考研报名人数“两连降”的消息一出,大家纷纷好奇原因何在。
“我学的是化学类专业,对于以后的发展,我提前做了规划。”考生于同学表示,自己做了多手准备,“考公、考研、给心仪的单位投简历,这些都在我的计划内。”他告诉记者,身边的同学也都是多方面进行准备,“有的为了更好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了转专业,还不少同学因为有其他计划,甚至都没报名考研。”他说道。站在考点外,目送自己的好朋友进入校园安检的刘同学正是他人口中有其他计划的人,“毕业后打算跟朋友一起小型创业,现在已经在筹备过程中了。”刘同学表示,自己的同学都认为无论考研与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自己不断前进,变得更优秀,“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不内耗,那就是最好的。”她说。
据《2025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统计,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从2010年的53.8万增长至2023年的130.17万。记者盘点了省内部分高校202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现,多所高校均增加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国海洋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预计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约3200人;青岛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700名左右;山东科技大学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3300名左右;青岛科技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2200人;山东大学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600人;青岛理工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405人;青岛农业大学拟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41人。上述高校与上一年相比,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均增加100人左右;青岛科技大学与去年持平;山东大学增加400人左右;青岛理工大学浮动不大,增加79人左右;青岛农业大学则增加111人左右。而实际招生人数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扩大,但现在学生的选择更趋于理性,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不会盲从考研。”驻青某高校教师李女士表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控制标准日益严格,也是造成一些学生选择“转换赛道”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硕士“含金量”下降,日趋严格的模式反而提升了知识、技能的“含金量”。“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教育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因此,不少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理想更匹配的工作或学习结构。”她说道。
■变化
部分高校初试选择统考,专硕统考招生计划占比近七成
自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四十余年来,研究生规模与招生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梳理发现,自2019年起,教育部连续多年发布文件,鼓励招生单位“选用全国统考科目试卷”,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考研初试从自命题开始转变为统考。比如,渤海大学决定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333教育综合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初试的业务课一考试科目。南方医科大学的100500中医学学硕,业务课考试科目由自命题科目“698《中医综合》”,更改为统考科目“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初试业务课2考试科目由“906计算机专业基础”调整为统考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社交平台上,不少学生对心仪高校初试科目的变化表示担忧。对此,驻青某高校教师李女士表示,部分学校考研初试从自命题转向统考,其实是在提升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避免了自命题可能带来的部分问题,因此,考生也不必过于担心。
除了部分高校初试从自命题向统考转变,专硕扩招比例逐渐加大也是近年来的趋势之一。《2025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根据2025年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计划统计,在今年87.2万招生计划中,学硕计划招生27万人,专硕计划招生60.2万人,专硕招生计划占比为68.99%,超过总招生计划人数的三分之二,并远超学硕。“虽然有的专硕时间从原来的2.5年延长到3年,还会要求要有企业实践经历,但在我看来这样会让我的理论和技能更扎实。”考生姜同学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在理论基础上,需要更强的技能性,因此专硕是最好的选择,而专硕扩招,也让自己觉得更有信心和希望了。
此前,《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中,不断扩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被再次强调。其中明确,两类学位同等重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综合来看,专硕扩招的背后,除了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让许多学生提前有了规划,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半岛全媒体记者 金鑫)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举行,有这些新变化!
12月21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此次考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在2024年下降36万的基础上,2025年继续减少了50万,这也是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显著下降,“考研是否迎来新变局”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现场
考点暖心举措获点赞,考生舒心状态平稳
12月21日早上7时,记者来到青岛十七中考点外,校门处已有不少考生。考生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有的两三人讨论着知识点,有的边看书边吃早饭,不少考生表示,羽绒服、保温杯是考研的“标配”。“内心没有什么波澜,准备了这么久,当时是心态最重要啦!”考生刘同学告诉记者,考研结果固然重要,但到了考场,心态才是第一位的。记者发现,为了减少考生在寒风中的等待时间,工作人员提早打开了校门,核查证件,以便考生第一时间进入校园。“工作人员一早就在门口疏导交通,还在门口提醒我们检查好证件,提前拿出身份证。”考生小王表示,这样的举动看似平常,却让自己心里暖暖的,“可以为我们这些考研人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他说道。
人脸识别区、物品摆放区、一次安检区……此次考试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严格规范公平,还处处体现人性化特点。记者了解到,本次考试在考点封闭区入口和考场入口进行两次人工安检和一次智能安检,并进行人脸识别检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点共设置考场98个,备用考场10个。青岛十七中设置了28个普通考场和3个备用考场,对于忘记携带准考证的考生,学校提供了现场打印服务,此外,每场考试都有学生志愿者负责引导考生快速准确地到达各自的考场。这样的暖心服务还有很多,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为每名参加考试的考生,准备了文具袋,同时,考研第一天恰好是冬至,学校后勤管理处还为每一位考生准备了一份水饺,考生可持准考证到指定餐厅窗口领取。不少考生表示,看到学校的暖心举措,自己的心态更平稳了,期望一战成“硕”。
据悉,此次山东省共设34个报考点,分别是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16个)和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济南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等18个招生单位。其中,青岛市招生考试院报考点(3702)设有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西海岸和城阳6个考区,49个考点,审核通过的考生约3.5万人。
■现象
考研报名人数“两连降”,选择多元不唯“考研”论
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看,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2020年考研全国报考人数为341万人,2021年、2022年均为增长态势,分别为377万人、457万人,2023年,国内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近年最高点,为474万人。2024年为438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88万人,较去年下降50万人。在前些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考研报名人数“两连降”的消息一出,大家纷纷好奇原因何在。
“我学的是化学类专业,对于以后的发展,我提前做了规划。”考生于同学表示,自己做了多手准备,“考公、考研、给心仪的单位投简历,这些都在我的计划内。”他告诉记者,身边的同学也都是多方面进行准备,“有的为了更好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了转专业,还不少同学因为有其他计划,甚至都没报名考研。”他说道。站在考点外,目送自己的好朋友进入校园安检的刘同学正是他人口中有其他计划的人,“毕业后打算跟朋友一起小型创业,现在已经在筹备过程中了。”刘同学表示,自己的同学都认为无论考研与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自己不断前进,变得更优秀,“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不内耗,那就是最好的。”她说。
据《2025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统计,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从2010年的53.8万增长至2023年的130.17万。记者盘点了省内部分高校202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现,多所高校均增加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国海洋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预计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约3200人;青岛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700名左右;山东科技大学计划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3300名左右;青岛科技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2200人;山东大学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600人;青岛理工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405人;青岛农业大学拟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41人。上述高校与上一年相比,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均增加100人左右;青岛科技大学与去年持平;山东大学增加400人左右;青岛理工大学浮动不大,增加79人左右;青岛农业大学则增加111人左右。而实际招生人数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扩大,但现在学生的选择更趋于理性,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不会盲从考研。”驻青某高校教师李女士表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控制标准日益严格,也是造成一些学生选择“转换赛道”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硕士“含金量”下降,日趋严格的模式反而提升了知识、技能的“含金量”。“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教育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因此,不少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理想更匹配的工作或学习结构。”她说道。
■变化
部分高校初试选择统考,专硕统考招生计划占比近七成
自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四十余年来,研究生规模与招生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梳理发现,自2019年起,教育部连续多年发布文件,鼓励招生单位“选用全国统考科目试卷”,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考研初试从自命题开始转变为统考。比如,渤海大学决定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333教育综合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初试的业务课一考试科目。南方医科大学的100500中医学学硕,业务课考试科目由自命题科目“698《中医综合》”,更改为统考科目“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初试业务课2考试科目由“906计算机专业基础”调整为统考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社交平台上,不少学生对心仪高校初试科目的变化表示担忧。对此,驻青某高校教师李女士表示,部分学校考研初试从自命题转向统考,其实是在提升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避免了自命题可能带来的部分问题,因此,考生也不必过于担心。
除了部分高校初试从自命题向统考转变,专硕扩招比例逐渐加大也是近年来的趋势之一。《2025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根据2025年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计划统计,在今年87.2万招生计划中,学硕计划招生27万人,专硕计划招生60.2万人,专硕招生计划占比为68.99%,超过总招生计划人数的三分之二,并远超学硕。“虽然有的专硕时间从原来的2.5年延长到3年,还会要求要有企业实践经历,但在我看来这样会让我的理论和技能更扎实。”考生姜同学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在理论基础上,需要更强的技能性,因此专硕是最好的选择,而专硕扩招,也让自己觉得更有信心和希望了。
此前,《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中,不断扩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被再次强调。其中明确,两类学位同等重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综合来看,专硕扩招的背后,除了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让许多学生提前有了规划,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关于2020年研究生考试时间,2020年研究生考试时间河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用户评论
终于可以知道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时间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河南考研的太热了吧,压力很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关注着2020年的考研政策好久了,这下可以安心复习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届研究生考试难度会怎么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明年研究生考试时间安排得人性化一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河南理工大学的考研报名截止日期是多少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研加油!给自己打气,要坚持复习下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2020年研究生考试有什么疑问可以先咨询官方网站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一起努力争取理想的大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点知道考研时间才能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今年考研能够顺利举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朋友都打算去河南参加研究生考试,竞争应该会很激烈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人分享一下河南哪个学校的考研好一点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明年继续为梦想奋斗,一起向理想看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生活都需要平衡,好好照顾自己,祝大家考试顺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河南的研究生考试专业比较多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2020年考研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对自己的努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结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有好多时间去准备,不要慌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河南的研究生考试报名条件都很严格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