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考试试题

高考志愿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征集志愿怎么填报

目前,高招已进入录取阶段。在录取过程中,根据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会适时组织征集志愿。在所报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尝试参加征集志愿。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整理推出征集志愿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抓住征集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省招办或教育考试院)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

每批次投档录取结束后,都会有没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为他们提供了本批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录取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进行。每一批次志愿录取结束,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会通过官方网站及时公布征集志愿信息,包括缺额院校、专业名称和缺额计划数等。

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参加

征集志愿并不是所有考生都可以参加。只有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才可以填报征集志愿。这里要注意:

一是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填报征集志愿;

二是不符合所报批次条件的考生也不能参加该批次的征集志愿。

如果考生在相应批次没有被录取,而又符合录取要求,可以及时关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做好填报征集志愿的准备。具体时间,通过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网站(或指定渠道)发布。

因投档录取时间紧,考生填报征集志愿时间较短,请考生及时关注所报批次征集志愿相关信息。

填报征集志愿须注意5点

01

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所报批次的要求和志愿设置,选报院校志愿和是否服从调剂。

02

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省招办或教育考试院)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03

很多考生认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都会降低分数录取,其实不然。有的专业录取分数可能比常规志愿更高,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也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04

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05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注意坚持“冲、稳、保”的原则,还要根据考生体检结果,结合体检指导意见,认真查看院校招生章程,避开限报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提醒

高校招生具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征集志愿是公开征集录取,并不存在所谓的“花钱补录”,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李墨白)

最多可选45个平行志愿!新高考填志愿让人头大?记住这三句通用规则

从3月5日开始,今年的高三学生们就可以提前模拟填志愿了。

和以往的高考志愿填报相比,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两个最大的改变:

一是取消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

二是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方式,取代了以往的“院校+专业”志愿。

而且,今年的平行志愿数量提升至45个,且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也就是说,原则上,一个考生最高可以填报270个专业志愿。

这个数字可能部分家长和考生听到都觉得头大,270个该怎么选?往年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是否还适用?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和学而思资深高考志愿咨询师,综合讲解新高考志愿填报,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讲解。

目的就一个:提升心仪学校录取概率!

部分提前就在关注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可能都有一个感受,往年的9个平行志愿,就已经够让大家头疼,如今增加到了45个,该怎么办?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赵鑫建议,考生和家长先不要慌了阵脚,不管志愿规则和数量怎么变,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始终不变:要充分去了解平行志愿以及志愿填报的规则,最重要是了解到自己心仪的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比如选科要求、往年录取位次等,要有充分的院校和专业组的储备量,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能够快速寻找到自己的目标。

例如,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类的“专业组101”为例,除了要求首选物理,还要再选1门化学,如果考生的选科组合不是“物理+化学+X”,是无法录取的。

来源:《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演练测试计划合订本 物理类》

换句话说,大的思路和往年其实没有变,“既要上学校的线,又要符合具体专业要求。”

学而思高考志愿咨询师党华宇提醒考生及家长,由于今年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考生一定要考虑选考科目限制,不能只看往年位次,谨防滑档。

来源:《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使用说明》

对此,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研发的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可查询院校专业组各专业近三年的实录线、实录线等位分、实录线位次、平均分、平均分等位分、平均分位次、计划数、实录数,考生可以综合对比自己成绩和位次。

综上,总之一个原则: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在前头,而且要做扎实。

做完准备工作,我们来说具体填报和录取这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填报依据“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虽然45个平行志愿没有主次之分,但在检索中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

举个例子,考生填报了45个平行志愿,这些志愿都是第一志愿,但是在系统内会有一个排序,排序先后考生可以自由移动。如果考生填报的顺序是【1.武汉大学专业组116】【2.四川大学专业组106】【3.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组101】……,经检索考生成绩符合了【武汉大学专业组116】的投档条件,那就不会再检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后面高校的专业组志愿,后续也只会向武汉大学投档。

来源:《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使用说明》

如果考生在【武汉大学专业组116】志愿组中选择的6个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且不同意调剂,将会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因此,赵鑫强烈建议: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选“服从专业调剂”

“同样以电子科大的专业组为例,其实一个专业组内的专业都是电子信息类相关的专业,不会出现特别冷门、偏门的专业。而且考生进档后,在政体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电子科技大学原则上就会予以录取。”

很多考生看到这里可能就会问:这样的情况下,考生要如何安排这45个平行志愿的次序?赵鑫表示,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成绩和高校专业组的设置情况以及前几年的录取数据,另一方面还是要充分尊重和考虑考生自己的兴趣特长。

在确立了自己的意向和兴趣后,45个院校专业组究竟该怎么搭配,才是一份高性价比志愿方案?不同分数段的填报策略有何不同,可以低分捡漏走名校吗?

在往年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思路,叫“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然后按三个梯队安排不同的学校和比例,从而提升录取概率。新高考规则下,这个思路是否还适用呢?

学而思高考志愿咨询师党华宇认为,虽然是新高考第一年,但“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志愿填报策略不用做太大的变化。当然,由于新高考不分一二本批次了,推荐大部分家长填报的比例还是按1:2:2,或者1:3:2比较稳妥一些。而想要“捡漏”的家长,可以采取激进型的方案,按照1:1:1或者1:1.5:1的比例填报。

另外,按照历年规律,高分考生填志愿普遍不愁,毕竟更有主动权。但中偏上和中等学生往往最纠结:到底保学校还是保专业?

党华宇表示,高分段考生可以更关注后续深造,考虑工科、理科热门学校热门专业;500分左右的分段建议考虑容易就业的专业,毕竟读研逆袭的难度相对较大。

图据受访者

除此以外,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一下专业招生人次,以理科为例,分段40000名之外的,建议优先考虑省内高校。

党华宇特别提醒,“因为一二本批次合并,往年重点线、本科线位次的同学,一定多‘保一保’,服从调剂,尽可能避免滑档。”

如果学生有明确的专业倾向(如医学),但心仪学校专业组竞争很大,是否应该降低院校层次确保专业录取?如何平衡“专业优先”与“院校优先”?

党华宇表示,第一个问题还是得根据具体分数分析。整体而言,可以少冲一些,多稳和保一些。而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优先级上,工科类专业如果直接就业,更关注专业,理科类专业讲究深造和出身,建议更关注院校。

最多可选45个平行志愿!新高考填志愿让人头大?记住这三句通用规则

从3月5日开始,今年的高三学生们就可以提前模拟填志愿了。

和以往的高考志愿填报相比,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两个最大的改变:

一是取消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

二是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方式,取代了以往的“院校+专业”志愿。

而且,今年的平行志愿数量提升至45个,且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也就是说,原则上,一个考生最高可以填报270个专业志愿。

这个数字可能部分家长和考生听到都觉得头大,270个该怎么选?往年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是否还适用?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和锦宏教育生涯规划专家,综合讲解新高考志愿填报,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讲解。

目的就一个:提升心仪学校录取概率!

45个平行志愿,270个专业

充分了解是关键

部分提前就在关注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可能都有一个感受,往年的9个平行志愿,就已经够让大家头疼,如今增加到了45个,该怎么办?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赵鑫建议,考生和家长先不要慌了阵脚,不管志愿规则和数量怎么变,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始终不变:要充分去了解平行志愿以及志愿填报的规则,最重要是了解到自己心仪的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比如选科要求、往年录取位次等,要有充分的院校和专业组的储备量,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能够快速寻找到自己的目标。

例如,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类的“专业组101”为例,除了要求首选物理,还要再选1门化学,如果考生的选科组合不是“物理+化学+X”,是无法录取的。

来源:《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演练测试计划合订本 物理类》

换句话说,大的思路和往年其实没有变,“既要上学校的线,又要符合具体专业要求。”

来源:《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使用说明》

对此,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研发的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可查询院校专业组各专业近三年的实录线、实录线等位分、实录线位次、平均分、平均分等位分、平均分位次、计划数、实录数,考生可以综合对比自己成绩和位次。

综上,总之一个原则: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在前头,而且要做扎实。

45个平行志愿谁会被优先录取?

为何强烈建议选择调剂?

做完准备工作,我们来说具体填报和录取这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填报依据“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虽然45个平行志愿没有主次之分,但在检索中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

举个例子,考生填报了45个平行志愿,这些志愿都是第一志愿,但是在系统内会有一个排序,排序先后考生可以自由移动。如果考生填报的顺序是【1.武汉大学专业组116】【2.四川大学专业组106】【3.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组101】……,经检索考生成绩符合了【武汉大学专业组116】的投档条件,那就不会再检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后面高校的专业组志愿,后续也只会向武汉大学投档。

来源:《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使用说明》

如果考生在【武汉大学专业组116】志愿组中选择的6个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且不同意调剂,将会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因此,赵鑫强烈建议: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选“服从专业调剂”

“同样以电子科大的专业组为例,其实一个专业组内的专业都是电子信息类相关的专业,不会出现特别冷门、偏门的专业。而且考生进档后,在政体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电子科技大学原则上就会予以录取。”

很多考生看到这里可能就会问:这样的情况下,考生要如何安排这45个平行志愿的次序?赵鑫表示,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成绩和高校专业组的设置情况以及前几年的录取数据,另一方面还是要充分尊重和考虑考生自己的兴趣特长。

稳还是冲?45个志愿怎么安排?

三句话规则依然适用

在确立了自己的意向和兴趣后,45个院校专业组究竟该怎么搭配,才是一份高性价比志愿方案?不同分数段的填报策略有何不同,可以低分捡漏走名校吗?

在往年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思路,叫“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然后按三个梯队安排不同的学校和比例,从而提升录取概率。新高考规则下,这个思路是否还适用呢?

对此,锦宏教育生涯规划专家滕松表示,新高考规则下“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依旧适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冲”虽有机会迈进更好院校的大门,但可能遭遇无法被心仪专业录取甚至退档的情况,一旦退档,就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者无奈滑落到专科批次;“稳”则需权衡院校与专业,比如有志于川大临床专业却分数不够,不妨考虑降低学校层次来确保专业;“保”的目的在于保障有学可上。多数学生倾向先进优质平台,后续再转专业以实现低分增值。

滕松同时提醒,对专业有要求的学生冲志愿时要注意,提前了解转专业情况。不同学校转专业政策不同,难度也有差异。多数学校有两次及以上转专业机会,有的学校控制转专业比例,所以收集信息很重要。

AI时代,什么专业才是好专业?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大学专业的抉择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锦宏教育生涯规划专家滕松老师指出,AI时代选专业,要兼顾行业趋势与孩子自身条件,包括潜力、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

从行业需求看,计算机、电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AI直接相关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这些专业处于科技前沿,需求持续增长。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疗、自动化等与AI融合的学科,也极具发展潜力,不断催生新岗位。就连传统的历史方向,也出现认知科学、智能教育等AI相关专业,为学生开拓新职业路径。

不过,行业趋势虽重要,学生自身潜质才是关键。热门专业并非适合所有人,若个人能力与之不匹配,往往事与愿违。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其对数学和物理基础要求颇高。有数据显示,数学和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若盲目选择,面临学业压力的概率大幅增加,就业时也易陷入困境。

而兴趣与性格是个人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今的“00后”更看重人生理想,立志从医的学生,选择临床医学才契合自身发展,不应盲目跟风人工智能领域。滕松建议,当孩子对自身兴趣和性格不太了解时,可借助专业测评工具,剖析兴趣与性格,结合职业规划,找到适配方向,避免仅以“热门”或“高薪”作为选专业的唯一标准。目标明确的学生可勇敢追梦,方向模糊的学生则可选择数理化生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日后在研究生阶段有更广泛的专业选择方向。

至于金融、计算机等传统热门专业的冷热变化,滕松强调,“在老师眼里,没有冷热之分”,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适合且学有所成。金融行业虽热度下降,但仍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对数理逻辑强、性格外向的专业人才需求依旧旺盛。计算机行业竞争虽激烈,但鉴于人工智能尚处起步阶段,人才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志愿填报门道多,

如何通过模拟填报做好实战准备?

面对新高考首年的诸多不确定性,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模拟高考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不可或缺的实战演练契机。滕松老师给出了极具价值的三大实战要点:吃透政策、了解院校、熟悉操作。

吃透政策是关键。四川的招生情况相对复杂,家长们必须认真剖析招生计划结构,像各类专项计划等细节绝不能遗漏,精准把握与自身相关的政策内容,以免错失良机。同时,志愿设置结构也需深入了解,本科提前批分A、B段,另有本科批次、专科批次和专科提前批,不同批次相互交织,家长要明确自家孩子的机会所在。此外,还得时刻留意后续新招生政策的发布,提前规划多元升学路径,例如港澳高校综合评价招生,防止错过重要机遇。

了解院校也不容忽视。新高考下,院校专业组分数判断难度增大。以中南大学在川招生为例,老高考理科仅1个代码,新高考物理方向却拆分成6个,选科要求各异,又缺乏历史数据参照,录取分数难以预估。这就需要家长和考生提前调研各院校的层次、优势专业以及保研资格等关键信息。

熟悉操作同样重要。家长和学生要掌握志愿系统操作流程,提前登录,熟悉在哪里登录、账号密码如何管理、具体怎样填报等环节,避免在正式填报时手忙脚乱。

近日,滕松老师在接受咨询中发现,超70%的学生对未来职业与爱好专业迷茫,孩子专业兴趣不明,让志愿填报起步就困难重重。而家长又普遍担忧孩子未来就业。部分家庭还因孩子理想与家长期望不一致产生分歧,如孩子钟情新媒体,家长却希望孩子投身人工智能等专业。解决这类矛盾,关键在于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领取福利

助力高考路 免费升学咨询

为获取更多新高考相关深度资讯、实用工具及专业指导,欢迎前往各大手机应用市场下载红星新闻。进入红星新闻App生活频道专题报道,点击领取红星新闻用户专属福利。

我们将联合专注于升学规划服务的锦宏教育推出一站式升学服务:

1.升学规划与生涯规划免费咨询体验券

为孩子的未来之路点亮明灯

2.新高考志愿填报数据卡优惠券

助您抢占志愿填报先机

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综合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编辑 李星龙

关于本次高考志愿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征集志愿怎么填报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用户评论

有恃无恐

终于来了!我一直都在琢磨着志愿要怎么填写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优雅的叶子

我的目标大学早就确定了,就是不知道具体专业哪个比较好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刚开始考虑高考志愿的时候就感觉很迷茫,都不知道从哪下手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有没有前辈或者老师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填报志愿的经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不同专业的知识和发展前景,以便更好地选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最近看到学校放招了,就开始认真研究各科目的录取分数线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离我

父母一直说,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填写志愿,但我有些迷茫怎么办?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我想要填报热门专业,可是竞争肯定很激烈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如薄纱

老师讲过很多职业规划的知识,希望能选择一份真正适合我的工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希望这期志愿填报能够清晰易懂,方便我们操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现在开始准备填报志愿了?我感觉时间过的真的好快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婞褔vīp

多想看看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师资力量啊,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的发展方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我一人

还有多久才能提交志愿呢?我需要认真思考每个选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填报志愿是一件大事,一定要慎重考虑每一个选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希望这次高考的志愿征集能够让大家都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br>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我的梦一直是考上北大,不知道今年申请难度会怎么样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风谷离殇

有些专业需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还需要多做一些调查研究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站上冰箱当高冷

还有哪些好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校和专业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坏小子不坏

希望这次志愿填报能够顺利进行,让我们都能圆梦青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