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专科中的小清华-专科中的小清华是哪个大学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专科中的小清华-专科中的小清华是哪个大学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这对如今精通网上冲浪的高考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在这些年的互联网讨论中,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以“就业”为导向。他们认为选择一所就业率更高的学院,能够有效提升人生的容错率,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里可以更坦然。
这一届的高考生和他们身后的家庭越来越觉得,与其等到四年之后再面对就业或读研的两难抉择,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做“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选择“降档”的高考生
家住山东聊城的张彭阳今年高考考了480分,比省普通类一段线(即常规意义上的“本科线”)高了36分。
从2020年起,山东省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转而采用“语数外”加自选“小三科”的“3+3”模式,但大部分人还是会将“小三科”的选择倾向,作为文理科的划分依据。按这个“标准”,张彭阳属于文科生。他自己清楚,这个分数在拥有重点文科专业的本科院校里,优势不大。
(图/《大考》)
从提交志愿填报意向开始,张彭阳就一直急切地等待着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下文简称“山东电专”)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填报志愿的第四天,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询问往届学长和同届同学“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子”,有人告诉他“就是一张硬卡纸”。他安慰自己,“学校好,(录取通知书)简陋就简陋吧”。
虽然以旧日的标准来看,山东电专不太符合张彭阳这个分数段的许多学生对于“好学校”的定义,但这两年来,它已经逐渐成为省内甚至外省考生挤破脑袋也要进去的大热门院校。
自2009年11月起,山东电专上划直属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国家电网电力系统下属的中大型国企。互联网上流传的“比‘985’还牛的专科院校”名单中,这所学校长年占有一席之地。
(图/pexels)
《2022年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年,该校的123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527名应届毕业生通过校招等方式签订合同,进入国有企业就业。
仅这一点,也许就足以让不少“985”院校自叹不如。这也是张彭阳决定放弃本科、专攻山东电专的主要原因。
这届大学生,很早就被灌输了“社会内卷”的概念。(图/《二十不惑》)
通过社交平台,他联系上一些在山东电专读书的学长。在确认过学校的住宿条件——“上床下桌,有空调,水电全免”之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半个月后,那张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寄到他的手上。这个漫长的暑假,对他来说,才刚刚开始。现在,他终于可以好好享受这个18岁的夏天。
而在千里之外,对身在四川的陈三金来说,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注定是忙碌与悠闲并存。
今年,陈三金加入了学校组织的支教队,在湘潭的一所乡村小学度过了难忘的25天。对她而言,这段经历最大的意义是“学会了克服过去难以接受的事情”,她开始习惯乡村生活和千奇百怪的虫子,“现在看到已经很平静了”。
陈三金在湘潭大湖学校(小学)支教。(图/受访者提供)
在陈三金就读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长沙航院”),“吃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在一年前填报志愿时,她一眼就看到了“长沙航院”的名字,她之前就听说过这所学院在军事制造相关专业上的优势。在进一步查询资料后,她了解到,在这里,学生通过学校 “定向培养军士”计划,可以在毕业后入伍从事技术工作。
不过这条路要走通,也并不简单。这些军士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每天还需要进行固定的体能训练,接受军事化管理。陈三金所选的专业,虽不在定向培养军士的范畴之内,但针对普通专业学生的规定,也比一般高校的在校生更加严格,“行课日必须穿制服,大一的部分班级在没有课的时间,也必须去教室上自习”。
但在长沙航院的高就业率面前,“规矩”的压力显得不那么重要。去年,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8.06%,部分强势专业实现百分百就业,即便不通过 “定向培养军士”计划,不少学生也能通过校招进入国有企业或机关单位就业,“去航司、军工厂或者民航,都有可能”。
与互联网传说中“卷生卷死”的学历升级相比,这些选项似乎更加明确、清晰,触手可及。
陈三金拍下的湘潭风景,她觉得特别像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里的场景。(图/受访者提供)
“专科小清华”
和张彭阳选择的山东电专一样,陈三金就读的长沙航院,也同样位列“比‘985’还牛的专科院校”名单。在互联网上,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专科小清华”。
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住宿环境还是性价比方面,这些专科院校都颇具竞争力。一位来自公办专科院校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平心而论,我们这里(来报考的)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好。”在录取工作陆续结束之后,除了就业问题,学生找他咨询得最多的就是“要配什么电脑”,“所以,我们都是在满足他们专业需求的前提下,跟他们说‘有基础功能就行’”。
(图/unsplash)
因此,相较于学费动辄上万元的民办本科院校,这类公办专科院校的学费通常在4000元到6000元不等,也更容易让这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接受,成为他们的“平替之选”。
在就业方面,专科院校给予学生的扶持力度通常较高。针对一些实操性强的专业,院校往往会从第三年起,为在校生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
即将升上大三的王爽,这个暑假的时间几乎都留给了实习。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学校会根据生源地、在校成绩和学分,为这批即将升入大三的学生推荐合适的实习机会。王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县城所在地的市级人民医院,每天忙前忙后,实习生活过得十分充实。
目前在医院里,她主要负责血液样本的检查。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实习生,会每四周轮换科室,在不同的岗位上积累经验,直到明年3月的校招和“专升本”考试。这大半年能让她积累足够的实践操作。
王爽在医院实习。(图/受访者提供)
回想起两年前填报志愿的那个夏天,王爽记得,那时一家人都跟着做了不少功课。在结合多方面因素之后,他们觉得医学检验领域“以后应该好就业”,并最终选择了省内的一所医药类专科学院。
尽管如今这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已经略微饱和,但她还是会为自己找到擅长的事情而欣喜不已。“感觉自己可以帮助别人”,这种信念已经取代了就业焦虑,成为支持她继续前进的动力。
虽然不少人用“专科走就业,本科走学术”这句话来凸显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泾渭分明,但事实证明,专科教育未必就是冷冰冰的。而另一方面,不少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向,也在朝着实用主义突飞猛进。去年3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布了《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课程内容包括申论概论、公文写作训练、行政能力测试基础等。这类“小而精”的微专业的开设,未尝不是本科院校向“平替”贴近的一种尝试。
在很多人看来,高校教育到最后,拼的是平台资源和信息差。能够组织起一场高质量的校招会,让学生和企业双方都满意,就是这些学校可以被称为“专科小清华”的最好证明。另一方面,校招会也是对学生们的终极考验,“读专科到底有没有用”,关键还得看他们能否利用好手头的机会,抹平最后的信息差。
(图/unsplash)
因为工作的关系,已经毕业多年的林先生如今还与轻工学院(现在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保持联系。当年他毕业时,他的母校还只是一所在广州本地比较有名的专科院校,如今已经迎来了从“学院”到“大学”的升级。但更让他意外的,就是这批“后辈”们抹平信息差的能力:有人在大学第一年就拿到了国际联赛的金奖,还有人拿到了发明专利,“重点是,他们才刚刚上大一”。
除了在校成绩、实习经历和专业证书,这些额外的加分项,往往能够让他们在最后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对这些学生来说,这场校招是他们三年实践、多年苦读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决定了他们未来人生的起点。
“平替”的尽头,是“贵替”吗?
但起点,终究只能影响故事的开始。即便是在导向明确的择业观驱动下,依然有很多人拿到了意料之外的人生剧本。
在轻工学院完成所有的课程后,林先生参加了“专升本”考试,完成了进一步的学历提升。但对他来说,这更像是个“凑热闹”的选择,因为当时大多数人是这样选的。和林先生同届的小智也是如此。当年报考轻工学院时,她本想读“更适合女生”的外贸专业,却意外被调剂到汽车制造专业。“专升本”有点像个附加选项,她认为自己只是顺手完成了而已。但在工作几年之后,她发现自己很少再依赖“学历”这块敲门砖,她甚至不想专门抽出时间来,去拿那张毕业证。
(图 /pexels)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之下,“专升本”在当下是否还是一种主流选择?我们就这个问题,询问了上述的所有在校生,似乎每个人的回答都带着一点不确定:张彭阳还没入学,没计划好更远的未来;陈三金有些犹豫,但觉得自己大概率会试试;还有半年就要毕业的王爽,则是唯一一个给出确切答案的——“会去试试”。因为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她了解到,医院对于正式员工的学历有着更高的要求,“至少也得是硕士研究生”。
这样看,“平替”到了最后,似乎还是会走向“贵替”。近年来,在诸多“高分考生滑向专科”的新闻背后,总有人心怀隐忧,觉得这是一场以学历为的“豪赌”;也有教育专家认为,过分崇尚“务实”的风气,实在不应该成为教育界的主流。
但这一切,对于刚刚毕业、已经在为工作焦虑的年轻人来说,显得太过遥远。
毕业季过后,生活带来的是对未知的焦虑和担忧。(图/《成人孩子们》)
早在5月底,刚刚结束春季高考的陈珏伶,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暑期实习”。早上,她在一家连锁餐饮店打零工;下午回家以后,她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编程专业,帮学长们做一些直播运营、数据抓取和视频剪辑的工作。虽然这些工作仅仅是她的专业领域中最基础的操作,对她个人来说不会有太多提升,但她也不太在意。
对她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多赚点钱。她想利用暑假最后的时间,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应受访者要求,除王爽、陈珏伶外,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作者 阿绿
运营 嘻嘻
排版 黄璐
4所校名是大学的专科,誉为“专科中的小清华”,志愿填报别错过
各省本科批次的高校招生基本已结束,又开始到专科填报志愿时,对于没有被本科录取的考生,上个好的公办专科院校,也是不错选择,条条大道通罗马,是金子在哪里也会发光。推荐这4所以大学命名的专科的大学,学科综合实力发展迅猛,堪称专科中的小清华,报考专科的考生千万不要错过。
这4所以大学命名的专科院校,分别为开封大学、焦作大学、牡丹江大学、淮北联合大学,被誉为专科中的小清华,也是国家示范高职学院,各校开设专业都是社会热门好就业的专业,每年报考也异常火爆,有的专业接近或超过二本分数线,这3所大学在全国20个省市都有招生。
位于河南开封市,创建于1980年,前身为河南师范大学开封分校,后来更名为开封大学,下设15个二级学院,57个专科专业,以工学为主涉及7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医学部,医学类专业也发展迅猛,4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河南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会计、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口腔医学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在专科省控线150-200分左右。2023年口腔医学在广东招生最高分470分,高出广东专科省控线270分,竞争如此激烈。
位于河南焦作市,创建1981年,占地1700亩,下设14个二级学院,56个专科专业,多个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院士工作站,全日制在校生2万人,机械设计与自动化、化工工艺、建筑材料与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电一体化、大数据与会计、应用电子技术都是学校王牌热门的专业,备受历届考生的青睐,学费3700-4200元/学年,可谓是良心学费是所有专科院校里最便宜的。2023年录取分数线在高出省控专科线150-220分左右,2023年最高录取分数线420分。
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建于1983年,拥有3个校区,下设10个二级学院,39个专科专业,3个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方向、光伏材料加工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物制药技术等,这些专业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历年招生的分数也不低,由于学校校名霸气,每年报考非常火爆,分数一般高出省控线160分左右就能被录取。
位于安徽淮南市,创建于1983年,占地1600亩,开设43个专科专业,拥有16个省级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造价、护理、会计、建筑工程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都属于学校王牌专业,也是考生最青睐的专业,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往年录取分数在430分左右,今年估计也不会很高,在大部分省份都有招生,达到分数线考生可报考。
这4所大学都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学校一直在争取举办普通本科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已与多所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生,有多年本科培养经验,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方面均以达到本科院校的标准,升为本科院校只是时间而已,报考这4所以大学命名的专科院校,绝对是专科中最好的。
用户评论
我记得以前有人说有个专科学校很厉害的样子,就是专门培养精英人才的那种,好像还被叫“小清华”。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名字听着还挺有气势的啊!有没有人知道具体哪所学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大学能被称为“小清华”啊?估计是教学质量很高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应该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小清华”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的跟清华大学一样厉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专科学校也有这么高的评价吗?有点意外!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要是想读个专科的话,这种“小清华”就挺吸引人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能被称为“小清华”的学校一定待遇也不错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标题真是吊人胃口啊!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学校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专科毕业后还能考大学吗? 如果是的话,这种“小清华”是不是更方便?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说读专科也不容易,需要认真学习才能毕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现在很多技术学校都质量很高,说不定就是其中一家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想知道具体的教学内容,跟清华大学有什么区别?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会有专门的奖学金或者就业推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小清华”对学生升学有很大的帮助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有家长想让孩子读专科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学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能跟清华大学合作,那肯定更牛了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