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历代文人墨客总是分外多情,在节日中感受自然的力量,体验世态人情,或欣喜或叹惋,胸中涌动的情感与眼前的景物交织,落笔成文,便成了千百年浅吟低唱的辞章,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吟咏诗词。
在这样清朗的明月夜,在这样满街彩灯朗照下,在静静吟诵优美元宵诗词旋律中,让我们永远生活在美丽的诗意和幸福的憧憬之中!
上元
唐-李景伯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元宵
宋-胡仲弓
缓辔归来看夜城,千门灯火照街明。
自疑不是乘槎客,却傍银河星斗行。
元宵词
宋-黄夷简
琥珀盏中云母钟,琉璃光射水晶宫。
风随兰麝香千里,人在莲花影万重。
元夕
宋-释斯植
满眼春光万物华,小桥杨柳近人家。
谁将上下楼台月,化作金莲一夜花。
元夕
宋-范成大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
夔州元宵
宋-郭印
绮陌家家不下帘,花光世界总成莲。
村歌社舞欢乎处,都道今年胜去年。
上元
宋-王洋
火树银花起夜烟,骖驔朱幰竞骈阗。
一千户外开金锁,十二里中然玉莲。
何日行宫祠太一,谁从摩诘问诸天。
歌台且喜宜正月,柳岸今年胜去年。
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人月圆-月华灯影光相射
宋-杨无咎
月华灯影光相射。还是元宵也。
绮罗如画,笙歌递响,无限风雅。
闹蛾斜插,轻衫乍试,闲趁尖耍。
百年三万六千夜,愿长如今夜。
柳梢青-好把元宵
宋-吴潜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
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凰、金鸾绣雕。
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汴中元夕
明-李梦阳
细雨春灯夜色新,酒楼花市不胜春。
和风欲动千门月,醉杀东西南北人。
金陵元夕曲
明-王嗣经
十二龙城彻晓开,金徒银箭不相催。
行随灯市家家月,看到花林树树梅。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明-金幼孜
阊阖重重夜不扃,琼楼十二敞银屏。
东风一曲升平乐,此夜都人尽许听。
和灯夕诗
清-毛奇龄
碧鸡坊里听,紫峤红泉隔路遥。
万树银花一轮月,依然今夕是元宵。
意难忘-元宵
清-尤侗
春色佳哉。报吴宫花柳,羯鼓方催。
羽林千骑去,华屋万家回。罗帐地,锦衣街。
灯火上楼台。看满城、星桥高揭,火树丛开。
月明车马如雷。有舞旋鲍老,歌打洪崖。
香尘移画舄,玉烛袅金钗。帘幌下,影徘徊。
听笑语诙谐。百忙里、阄成灯谜,掷与郎猜。
【背古诗词-004】元宵(明·唐寅)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释义
1、社神,土地神。古代每逢社日(分春社,秋社两种)有祭祀土地神,祈祝丰收的习俗。
2、沸地,形容威势极大。
3、笙歌,欢乐、热闹的景象。
4、赛社神,是指一种迎神祭祀的活动,源自古代人们对土地神灵的崇拜。
5、尊,古代盛酒器具。芳尊,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赏析
通常的元夜诗,多写都市。而这首《元宵》却取材农村。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元宵》全诗意境优美感人。
知识点
1、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唐伯虎科场舞弊案,是明代科举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虽然唐伯虎是否参与舞弊尚无定论,但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唐伯虎自幼聪慧,才华横溢,早年参加乡试时以第一名中举(解元),被誉为“江南才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赴京城参加会试。与他同行的还有好友徐经(徐霞客的曾祖父)。考试前,京城传出会试考题被泄露的传闻。据传,徐经通过贿赂主考官程敏政的家仆,提前获得了考题。唐伯虎与徐经关系密切,两人在考试前曾多次拜访程敏政。
考试结束后,唐伯虎和徐经的成绩异常优异,引起其他考生的怀疑。有考生举报程敏政泄题,朝廷随即展开调查。最终,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都被卷入此案。
作为主考官,程敏政被指控泄题,虽无确凿证据,但仍被罢官回乡,不久后郁郁而终。徐经承认贿赂家仆获取考题,被剥夺功名,终身禁止参加科举。唐伯虎坚称自己无辜,但因与徐经关系密切,且考试成绩优异,被怀疑参与舞弊。最终,他被剥夺功名,贬为小吏,并终身禁止参加科举。
唐伯虎在事后多次为自己辩解,称自己并未参与舞弊,并写诗表达冤屈。例如,他在《与文徵明书》中写道:“寅本疏庸,不意遭此奇祸。”
3、与唐伯虎同时期的名人还有王守仁(王阳明,1472年-1529年,与唐伯虎并无交集),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杨慎(1488年-1559年),杨慎以诗文和史学著称,代表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广为流传。
4、与唐伯虎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宁王之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发动叛乱,试图夺取皇位。叛乱很快被王阳明平定。唐伯虎曾短暂投靠宁王,但很快发现宁王有谋反之心,便装疯逃离。这一事件对唐伯虎的心理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宁王之乱最终由王守仁平定。
5、唐伯虎点秋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学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个故事主要来源于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段,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改编的各种戏曲、小说和电影等。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唐伯虎为了追求名叫秋香的女子,不惜自降身份混入她所在的府邸做仆人,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机智赢得美人归。
5首元宵节古诗词,惊艳了流年,温暖了时光~
花开四季,染指流年;月照山河,潋滟芳华,转眼又是一年元宵。
东风送暖,灯火如昼,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翻开岁月的诗篇,勾起一纸流年余香。
捻一段时光,看家家灯火;敛一指流年,听处处管弦。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5首元宵诗,惊艳了流年,温暖了时光~
01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02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
哪家看见明月都不会干坐着,哪里有人家听闻有灯火闪烁不来看?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
03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 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诗的前两句运用想像的手法,极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热烈气氛,月色照耀下,灯火辉煌,游人车马不绝。
后两句则对闲居无为表示羞愧,深致感慨,充分表现诗人不愿无所事事而献身国家的殷切心情。
04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他们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汴京来.都唱着周宪王编著的剧本。似在金梁桥的大地上铺了一层自霜。
这首诗是作者在汴京观看元宵佳节的盛况时所作。以形象精彩之笔,描写月夜歌唱的场面,十分生动而又韵味悠然。
诗人通过对中山孺子、郑女燕姬精彩演出场景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一幅元宵节月光下许多台杂剧争妍斗丽的画面,反映了汴京元夕戏剧演唱的热闹景况。
05
上元侍宴
宋·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月光淡星儿稀围绕着建章宫阙,御炉里的香灰被仙风悄悄吹落。通明殿臣子们鹄鸟般伸颈肃立,此刻捧天帝的是一簇红色云朵。
这首诗描写上元之夜群臣在殿前等待皇帝驾临的景况。诗人借仙风、通灵殿、红云、玉皇来比喻宋宫景象以及宋朝皇帝,虽为歌功颂德之作,亦可见其构思之奇巧。
“谈月疏星绕建章”描绘出仙境般的宫殿外观:淡淡的月光清冽,寥寥的寒星闪烁,巍娥的宫殿在它们的环绕下,恍若天上宫阙,缥缈犹如仙境,照映着雄伟的建章宫。
“仙风吹下御炉香”写宫殿内景:似是天上宫阙,阵阵仙界之风吹过,吹送着御炉前的袅袅,使偌大的皇宫清香流荡。
“侍臣鹄立通明殿”写侍宴的群臣像鸿鸽一样,引颈肃立,宫殿满堂生辉,气氛庄严而祥和。
“一朵红云捧五星”突出画面的主题:像朵朵红云烘托朝阳一样,身着红袍的侍臣们簇拥着皇帝,场面热烈壮观。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元宵》古诗—元宵古诗大全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用户评论
想看那种很经典的元宵节 poemas!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几天正好在准备说一个元宵主题的故事,这些古诗可能很有帮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很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元宵节的诗更添了几分浪漫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描写灯花的诗?我特别喜欢元宵节的夜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能带我去体验一下古代元宵佳节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这些古诗,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很欣赏唐诗宋词,元宵节这主题的诗一定会很美妙!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看到这些元宵诗后,我更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的元宵节活动很有意思,从诗歌中可以窥见当时的场景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典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细致和意境,期待这篇元的诗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这些古诗,可以让我的写作更有韵味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宵节其实也跟家人团聚,共享美食有关吧?希望能在诗里找到这种温暖的氛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些诗有没有讲吃汤圆的故事啊!我特别喜欢吃正月十五的汤圆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古诗词可以陶冶情操,这篇文章真是不错的选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宵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节日,期待在诗歌里感受这种美好!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能否给我一些写作灵感呢?我想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小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人们的思想非常深邃,他们的诗词总能触动人心深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和现代诗各有特点,我喜欢这种传承美学的历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这篇元宵古诗大全带给我意境上的愉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