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自考资讯 > 政策资讯

张雪峰说最牛的二本(张雪峰 二本)

温州大学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在大多数人心里,温州市的居民都非常有钱,虽然这个看法有失偏颇,但温州市民很会做生意却是事实,温州商人遍布世界各地,温州这座城市经济发达,整体实力是比较不错的,就业机会也多,平均工资也比较高。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温州。

温州大学于1933年建校,最初叫做温州师范学院,距今已有将近9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的专业实力较为雄厚,虽然它是一所二本院校,但是它的化学学科在浙江省排名第三,而且它的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以及化学专业都是浙江省的重点建设学科。

二、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顾名思义位于长江两岸,这所学校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虽然长江大学是一所二本院校,但它却是湖北省内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这所大学的学科很多,但并不会因为学科多而造成学科杂而不精。

长江大学的各专业实力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再加上这所学校有中国石油化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支持,学校的石油工程以及机械设计等专业发展非常迅速、实力很强,这几个专业甚至被列入了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可以直接进入与学校有着相关合作的公司,不愁找不到工作。

三、烟台大学

烟台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创建于1984年,虽然至今只有36年的建校历史,但在这几十年里面,它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一所二本院校,它的整体实力还是很不错的。

这所学校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我国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出了校门,只要过一条马路,就可以到海边,学生在宿舍里面也能看到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海景房,这对于很多喜欢海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上面这三所学校虽然是二本大学,但它们的很多专业实力并不比一本差,其实是非常值得报考的!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欢迎转发,点赞,评论!

张雪峰推荐6所二本大学,考上就是铁饭碗!二本困局的出路

“你考上二本是因为不够努力吗?”

这个问题像一把,刺痛了无数二本学子的心。在知乎上,一位二本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每次呼吸都夹带着隐痛,才二十岁出头,就开始看不见未来的希望。”这不是一个人的独白,而是千万二本学生的共同心声。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已突破1300万,但像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一本上线率仍然只有可怜的16%左右。绝大多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最终只能降落在二本的跑道上。

“上一代在工厂打工,这一代在写字楼加班。”这是许多二本学生对阶层跃迁的朴素期待。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上世纪80年代,农民家庭出身的北大学生比例高达30%以上;而2000年后,这个数字断崖式下降到了10%-15%。“寒门难出贵子”不再是戏言,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拿陕西省为例,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预算总收入高达160.98亿元,而普通二本院校的经费还不及其十分之一。这种悬殊的差距,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无处不在。

“第一学历985/211”——这行要求像一道无形的玻璃门,将无数二本毕业生挡在门外。

但生活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彻底关上门。

正如张雪峰所说,一些二本院校虽然名气不显,但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一些二本院校的某些专业比一本还抢手,一起看看它们凭什么这么吃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提到广西的工科院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广西大学。但你可能不知道,在电子信息领域,桂林电子科大才是真正的实力派。

这所学校有多强?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跟一位华为的老工程师聊天,他说他们部门的技术骨干里,桂科大毕业的一点不比某些985少。为啥?因为这所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实践环境确实不赖。

• 工程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已经杀入ESI全球前1%

•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4个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拿到B-

• 每年授权的专利数量在广西高校里稳居第一

最近这几年,学校在集成电路设计和人工智能方面投入很大。记得去年参观他们的实验室时,看到的设备配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南京工程学院

说这所学校之前,先问大家个问题:知道国家电网招人有多难吗?但凡了解过的都知道,这可是真正的“铁饭碗”。而南工程在这个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所学校最牛的是什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不是我说的,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给出的评价。学校在电力行业深耕了一百多年,从1916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一路发展到现在,简直就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 7个专业被评为三星级学科

• 工程类学科已进入全球前1%

• 每年有接近40%的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系统

他们很多实验室的设备都是崭新的。这都是各大电力企业捐的。这种产业链资源,确实是很多一本院校都羡慕不来的。

西安财经大学

提到财经类院校,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上财、央财。但在统计学领域,西安财经可一点不含糊。为什么?因为这所学校是陕西省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

学校的统计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这几年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发展得特别快。有个有趣的现象是,阿里、腾讯这些大厂招数据分析师,西安财经的学生录取率一直不错。原因很简单:统计功底扎实,编程能力过硬。

和隔壁几所财经类高校相比,西安财经的特色在哪?最直观的就是他们的专业课程设置。我翻了下他们的培养方案,统计类专业的数学课程比一般财经院校要难不少,但这恰恰是他们的优势。

哈尔滨金融学院

说起金融类院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上海财经、中央财经。但在东北,有一所被称为“金砖”的学校,哈尔滨金融学院。

这所学校的来头不小。它和上海金融、广东金融、河北金融并称“四大金融学院”,都是原来直属中国的。虽然现在已经划归地方,但这层“央行基因”可是实打实的。

要说哈金院最吃香的是什么?当然是就业渠道。东三省的各大银行、保险公司里,哈金院的学生遍地开花。为啥?因为学校的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特别接地气,都是按照金融机构的实际需求来安排的。

学校的实训基地更有意思。去过的人都说,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型银行,从柜台业务到风险控制,设备一应俱全。这就是学校积累几十年的家底。

华北理工大学

提到河北的大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河北工大、河北经贸。但说到医工结合,华北理工可是一匹真正的黑马。

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华北医学院,后来和唐山工学院合并,才有了今天的华北理工。这个组合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在现在这个医疗器械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恰恰成了学校最大的优势。

学校的医学学科实力很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在河北省都是顶尖水平。工科方面,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些专业也都不赖。最近几年,学校在医疗器械研发和智慧医疗方面投入很大,这些新兴交叉领域特别吃香。

华北理工还有个特别之处:它是河北省最大的大学,没有之一。光占地面积就超过4000亩,在渤海之滨建了一个超大校区。去过的人都说,校园颜值真不是盖的。

郑州轻工业大学

别被“轻工业”这三个字骗了。郑州轻工业大学可不简单,它可是原国家轻工业部直属的八所本科院校之一,而且是唯一一所保留“轻工业”校名的大学。

但说实话,现在学校最火的专业跟轻工业关系不大。知道是什么吗?是工程。这个专业有多抢手?且听我细说。

全国只有4所高校有工程专业,郑州轻工就是其中之一。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更厉害的是,很多毕业生直接进入系统工作,待遇相当不错。

学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很强。在白酒酿造这个细分领域,研究水平甚至能跟一些211较劲。

报考这些学校时,最好提前了解下就业方向。像系统、医疗器械行业这些,工作稳定性都不错,但对个人兴趣要求也挺高的。

二本院校也有很多隐形的“帝国”。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选对发展方向。在别人眼里的冷门学校,可能就是你的人生赛道。

这些学校的优势专业录取分数都不低,有的甚至超过了一些一本院校。所以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理性对待,结合自己的分数和兴趣做选择。

“二本”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可能的起点。就像一位从二本逆袭成为清华博士的学长所说:“命运给了我们不同的起跑线,但终点在哪里,取决于你愿意跑多远。”

1. 考研:重启人生的另一条跑道

2. 特色赛道:另辟蹊径的突围之路

3. 技能为王:实力是最好的通行证

从上面3个方向突破,都可以拥有不同的人生。

在这个看似不公平的赛道上,那些愿意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依然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教育的本质,从来都不是为了制造标签,而是为了点亮每一个生命的可能。

关键在于,如何在认清现实的同时,保持进取的勇气,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生命的高度,从来都不是由一纸学历决定的。

张雪峰揭秘:考上二本的真实水平,家长们的认知被彻底刷新!

# 张雪峰揭秘:考上二本的真实水平,家长们的认知被彻底刷新!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对孩子的学历期望越来越高,“考上名校”似乎成了唯一的目标。然而,知名教育专家张雪峰老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对“考上二本”的真实水平进行了深度解读,彻底刷新了家长们的传统认知,引发了广泛热议。

## 一、二本的真实水平:被低估的“中坚力量”

张雪峰老师指出,很多人对二本院校存在误解,认为二本学历“含金量低”“就业竞争力弱”。但实际上,二本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大量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任。

1. **二本院校的学术实力不容小觑**

许多二本院校在特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优势,比如某些地方高校的工程、医学、师范等专业,在全国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2. **二本学生的综合素质被低估**

张雪峰老师强调,二本学生中不乏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他们在校期间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在就业市场或考研中脱颖而出。

3. **二本学历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从就业数据来看,二本毕业生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以及民营企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 二、家长的认知误区:名校情结 vs 现实需求

张雪峰老师直言,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规划存在“名校情结”,认为只有考上985、211院校才算成功。这种观念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1. **名校并非唯一出路**

张雪峰老师举例说,很多二本院校的毕业生通过自身努力,在职场中取得了不亚于名校毕业生的成就。学历只是起点,能力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

2.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他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光环。选择适合孩子的院校和专业,才能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甚至超过了一些理论研究型人才,而二本院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力军。

## 三、张雪峰的建议:理性看待学历,注重长远规划

针对家长和学生的困惑,张雪峰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1. **理性看待学历**

学历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应该更加关注能力的提升和职业规划,而不是盲目追求名校。

2. **提前规划职业生涯**

无论是选择二本还是名校,都应该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张雪峰老师建议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参与实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

3. **二本学生如何逆袭**

对于二本学生来说,考研、考公、学习实用技能都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只要目标明确、努力到位,二本学生同样可以拥有光明的未来。

## 四、网友热议:张雪峰的观点引发共鸣

张雪峰老师的这番解读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网友表示,他的观点让自己重新审视了学历的意义:

– **网友A**:“以前总觉得二本没前途,听了张老师的话才发现,原来二本也有这么多机会!”

– **网友B**:“家长真的应该放下名校情结,孩子的成长比学历更重要。”

– **网友C**:“张雪峰老师说得太对了,能力才是硬道理,学历只是敲门砖。”

## 五、结语: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能力,而非追求光环

张雪峰老师的解读,不仅刷新了家长对二本学历的认知,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名校光环。无论是名校还是二本,只要找准方向、努力奋斗,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你怎么看待张雪峰老师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用户评论

敬情

我想看张老师具体分析哪些学校是特别好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好耶!我一直很想去了解下张雪峰对二本院校的看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我听说很多人都把二本学校看得不上眼,挺好奇张雪峰是怎么看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二本院校确实有很多隐藏潜力吧,期待张老师的分享。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发展路径都不一样,不一定非要去重点大学才好。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张雪峰说的话总是很有道理,希望他这次能详细说明一下标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想听听张老师怎么定义“最牛”,是不是有具体的指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顶个蘑菇闯天下i

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在二本院校表现得非常优秀,证明实力很重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感觉二本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也越来越好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对张雪峰的教育理念一直很欣赏,期待他的这篇文章能给我更多启发。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我一直比较在意学校的环境氛和学习氛围,希望张老师也能说一说这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大学的选择很重要,但只要你肯努力,在任何学校都能取得成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也越来越高了,说明很多人都开始看重它们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笙

希望张老师能分享一些二本院校升学就业的信息,对未来的规划很有帮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我也想去了解下哪些专业在二本院校里比较牛,可以给未來选专业提供方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双一流才是最好的大学,但我觉得每个人选择的道路都应该是自己喜欢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想听听张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分享,看看他们对二本院校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对于想进大学的孩子来说,这种观点比较开放,可以让他们拓宽视野。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我觉得每个学校都有它的优势和特点,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