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自考资讯 > 政策资讯

4.3成本、费用的确认原则和开支范围界定


(每周两更,周二、周五17:30——18:30发布,欢迎关注)

4.3成本、费用的确认原则和开支范围界定

有企业老板声称,自己想盈利就盈利,想亏损就亏损,请问他能做到吗?

来看一个类比实例:一个老母亲命令三个已成年儿子履行尽孝义务,每月给母亲上交赡养费,三个儿子满口答应。大儿子年龄大,孩子多,学历低,收入少,负担重,但每月都省吃俭用,按时足额给母亲交赡养费。二儿子做生意,只有一个子女,有房有车,生活水平小康,但收入不稳定,因此生意好时给母亲缴赡养费,生意不好时就赖着不交,母亲也就默认了。三儿子大学毕业后眼高手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宅在家里待业,但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经常甜言蜜语哄母亲开心,没钱花时就向母亲哭穷,赡养费从来不交,母亲不但不强制三儿子交赡养费,还时不时把大儿子、二儿子交的赡养费偷偷转给三儿子帮他填亏空,并时常要求他两个哥哥尽可能给予资助。结果,按时足额缴赡养费的大儿子生活消费水平最低,而月月亏空的三儿子潇洒大方,消费水平最高。你认为这个结果公正吗?该如何解决呢?

现实中到处存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穷庙富方丈;贫困县官不穷”现象。根本原因是装穷装富很容易,有的人经常为了捞取好处而装富,比如骗子。有的人时常为了获得利益而装穷,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三儿子及贫困地区的官员。屁股决定脑袋,肚子决定嘴巴,一些老板真的能够做到想盈利就盈利,想亏损就亏损。


国家就如同上述例子中的老母亲,如果不能一视同仁对待三个儿子(所有纳税企业),必将导致奖懒罚勤,鼓励好吃懒做的严重后果。国家在财税领域对落后贫穷地区进行转移支付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对地方和企业随意装穷装富而导致的不公平纳税现象严厉禁止。成本费用对企业经营成果及纳税有绝对影响,所以国家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等一系列的财务税务规章制度来规范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原则,以便公正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公平收缴企业税收,同时国家还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严格职业要求,防范企业通过随意增减成本费用而偷逃纳税。即便如此,现实中偷逃税款的手段依然层出不穷。国家这位母亲有时“太慈祥”了,往往默认二儿子、三儿子违规越界。有些企业也习惯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方设法进行账务处理,规避纳税义务。部分财税管理者还喜欢法外开恩,甚至权力寻租。鉴于此,管理成本费用必须严格坚持以下原则(此段内容普通读者可以略过不看):

1、配比原则: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应与当期的收入互相配比。其中支出与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直接配比,将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有间接因果关系的间接配比,多种收入的共同费用按比例分配,将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无因果关系的期间配比,将期间费用从总收入中直接扣除,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权责发生制原则:权利和责任一旦产生,不管钱是否收到和支出即视为收益和成本。这样可以防范收付实现制下常见的企业故意将收益或成本向后延或向前提行为,避免人为调节经营绩效而出现想盈利就盈利,想亏损就亏损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准确界定企业经营的真实绩效,避免随意调整账务,偷逃税款。

3、公平、公正、合理、适度原则。


实践中必须明确规定、确认各种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

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收益性支出指支出的发生和收益的取得都在同一会计年度,因此作为当期成本费用处理。资本性支出指支出发生在当期,收益发生在以后,成本费用应采用适当方法分摊计入各收益期。想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以及“前任政绩后任债”的逻辑就会明白。

2、划清成本费用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营业外支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进入成本,抵减税收。

3、划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企业不能任意预提成本和摊销费用。

4、划清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防范通过此消彼长手段进行成本和利润转移。

5、划清各种不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公平准确地计算和划分每一种产品成本,避免一锅搅,权责利不清。

以上原则想要贯彻执行,落地生效需要企业会计人员从严执行,中国的会计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税务会计,都是为国家征税服务的。否则企业像个人一样随心所欲的收支就根本不需要会计。现实的无奈之处是企业会计人员上受国家《会计法》的约束,下受企业老板发薪免职的约束,两头挤压,不做假账,实在太难。这方面中国真的需要向美国学习,在美国任何企业和个人如果敢在纳税上弄虚作假,不但会被罚的倾家荡产,而且还会身败名裂。而中国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人情社会,人治社会,经常情比法大,人比法大,导致纳税不公现象比比皆是,“慈母”不但“害儿”还易“败家”。

有形的成本费用还是相对容易界定的,现实中最大的盲区是无形成本费用的界定和考核,而认识不清成本费用意味着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取得收益,意味着你根本算不清得失账。生活中多数家庭和个人理财时都没有成本费用意识,所有的收支都一锅搅,导致不该付出的代价付出了,该收回的利益没有收回,经常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要理好财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来进行财务管理。


原创美图(堪培拉),休息眼睛,犒赏心灵。

(感谢点击关注、转发、在看,愿你我共同合力传播理财正能量,帮助亲朋好友及其他有缘人早日认清财富本质,摆脱金钱折磨,掌握理财魔术,开启幸福人生。

若你觉得有收益,请内心默默祝福一下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