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我学习传统中医感受的简短讨论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09年开始自学中医,当时已经年过40。突然某一天看到了这些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发现我前面九个都不占。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养生。那么怎么去养生呢?于是我就想到了中医,当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就随便买了《黄帝内经》,看了好多遍,对中医的理论有了粗略的认识。于是我又买了《伤寒论》。看了好多老师的视频。刚开始是看刘渡舟、郝万山等等,觉得似懂非懂。后来我又看了胡希恕老师录音讲座视频,受益匪浅。现在基本上小病我都如何治疗,并且知道如何防范。现在总结各位老师的讲座,结合我自己的领悟,我也有一套我自己的理论,但我不会给人看病,因为我怕招惹麻烦。我之前我的家人平平安安,我大医院生病了去受罪,被傻子一样戏耍。现在头条上有好多想我这样的人,那么也是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家人身体健康,省下的费用不也是很有很大一部分吗?有时候比你挣的还要多。现在上个西医院,一个感冒也得2000 一3000。大病就更不用说了。这社会医生都不讲医德,小病说成大病,大病说成危病,普通手术也要想法把你搞到|CU。试问有几个家庭能经得住这样折腾。这就是学中医的好处,觉着没有挣钱,实际上你在挣钱。学中医还有另外的好处。比如说看相识人呐。这我就不再讲了。只说一个事实,水平高的中医基本都会看相。有人不信只能说爱信不信。
千万不要谈什么复兴中医,先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人做起。你没有能力的时候,你维护好你和你家人的健康,不也是一件幸事吗?告诉我要告诉这位母亲的是,中医不一定要从事本专业,只是为了你的谋生去找医生类工作,难免有点狭隘了。现在好多大学生他们毕业以后都没有从事相关的专业,以后不论孩子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不舍弃对中医的热爱,就是她一辈子健康的护身符,也是家人的护身符。
用户评论
我一直很感兴趣中医,这篇文章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中医的过程确实需要耐心和坚持,但收获也会很丰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想学习中医啊!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给我很多启发。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了解一点中医知识,毕竟它是中华文化瑰宝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提到的“阴阳平衡”概念让我很认同,它也是我生活中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学中医确实需要时间和积淀,但感觉这份心路历程非常值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个学习西医的,我很想了解中医的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我觉得中医和西医各有优缺点,只有相互借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学习中医需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毅力。文中提到的“临床经验”也很重要,很多东西都需要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以为中医都是治病方药,这篇文章让我看到它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思考理念。很有深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真棒!作者对中医的热爱很能感染到人。学习中医的确不容易,但我觉得这份坚持一定会有回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你写的太理想化了?学习中医很难吧?临床实践也很危险,要是误用了就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提到的“辨证论治”让我想起我爷爷经常说的,真是很有道理。中医的确注重整体观和个体差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中医要真切感受吧!不能光看着书本,还要多观察患者、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精髓。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我觉得学习中医也挺辛苦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而且现在信息量很大,容易被很多无用信息干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你对中医的研究还是比较浅层的?中国博大精深,中医文化更需要深入细致的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挺认同文章里面提到的“文化传承”观点。作为中华传统医学,中医应该得到我们重视和保护!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中医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我觉得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实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你写的太主观了,缺少一些数据或实例来支持你的观点。比如,你可以分享一下你在学习中医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慢慢探索和理解。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中医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