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高级大学的得分较低,这些大学正在“冷却”,并有机会找到差距,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级大学的得分较低,这些大学正在“冷却”,并有机会找到差距
如果家长去关注一下师范类院校的分数,你会惊奇的发现,从2022年开始,师范类院校逐年“降温”,985高校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到211的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到普通类的省属师范大学,都是如此。以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类(创新实验班)为例,在陕西普通类理科,2022年最低9692位次,2023年最低9903位次,2024年最低16148位次,位次下降还是非常明显的。
师范类院校的录取分数(位次)在下降,说明高分高考生不愿意去报考师范院校了,高分孩子去重压理工科院校了。如果说我们孩子分数没有那么高,我们就想上985,就想上211,那么2025年年最低位次可能还会降,这样一来,相对低一点的分数上到较高层次的师范类的院校。
上师范类院校,并不一定要选择师范类专业,师范类院校中同样有非师范类的特色专业。师范类院校,虽然校名带师范,但是现在都往综合院校去发展。同样有理工科专业,甚至是医学类专业,例如211大学的湖南师范大学就有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2024年在陕西理科最低分535分,28366位次,相比于同分数段的医学类高校,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关注师范类院校的特色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软件工程,东北师范大学的统计学等,这些特色专业都是很强的。再例如分数相对较低的首都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有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数学也进入了101计划。学数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类专业、光电科学与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等,都是可以的。
孩子没有这么高的分数,只有老二本的分数,或者只有一个重点本科的分数。那么像杭州师范大学的阿里商学院,学校毕业生有进入到阿里集团去实习机会,可以去考虑它的商科、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等,都是认可的。再例如宁德师范学院,与宁德时代有产业合作,在宁德师范学院就可以考虑新能源相关的一些专业,毕业生有40%的机会能够进入到宁德时代的上下游的产业链企业就业。
用户评论
感觉说的好像很值的样子!我本身就是个想读书,不在乎学校声誉的人,这种机会真的不错啊!能省点学费还能去好一点的校区读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分析很有逻辑,确实很多二三流大学近年在加大投入,办学的水平也在提升。只是不知道这些高校提高了以后能不能真正的跟一线大学抗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专业就是这种“层次低分高”的,虽然学校不咋地,但是对专业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感觉这篇文章说的很有道理!有机会可以看看哪些学校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 misled 人了!这些高校里边的老师很多都是边缘化人士或者没有发表过高质量论文的,根本不是正经大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个朋友就是读这类大学毕业出来的,说专业课很有深度,但校内设施比较落后啊。感觉这种学校适合学问追求者,而不是看重资源和名闻的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降温?别把“降温”想当然地理解为提高了!很多高校只是为了招收学生而降低入学门槛,真正提高学术水平的可不多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观点挺正确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老师去一些综合实力较弱的高校任职了,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大学“降温”的空间大更多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捡漏”的机会越来越少啊!竞争这么厉害。如果真的想考进顶尖大学,还是得好好努力才行啊!不过,对于那些对学校声誉不太看重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降温”就好象是在降诉一些学术方面的压力呢?其实我觉得很多高校的教学压力越来越大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的很有共鸣。我最近正在烦恼着要去哪个大学,这种类型的大学确实可以考虑一下!学费相对便宜,课程质量有保证,还能节省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这类高校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教育的本质还是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名校和非知名校之间的差距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盲目地说“捡漏”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目标来选择!不要把大学看成只是个跳板,要有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觉得这篇文章说的有点偏急。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他们也正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应该一概而论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种“降温”更像是为了招收更多学生嘛?其实真正提升实力的高校还是要看长期投入和发展规划!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所谓的“优质高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啊!例如,竞争性太强、学生压力大、课程设置僵化等等。这类高校或许能够提供更舒缓的环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大学的教育水平与其说是依靠名校效应,不如说是看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培养态度,以及学校的学术研究氛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