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集中志愿和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点,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这其中,第一是未被录取的考生。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因为被高校录取了的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投入录取的院校了;第二是分数达到要求,大多数的省、市规定报征集志愿的考生的分数必须达到或超过征集志愿院校所在的批次线分数,否则不能填报。
部分省、市的部分批次的征集志愿允许批次线下考生也可以填报,这要看省教育考试院的具体规定。比如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划的不是批次线而是叫“段线”,其中的一段线其实就是本科线,但志愿填报规则规定,在第一次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科志愿结束后,一段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和二段线上考生(也就是专科线上的考生),都可以填报第二次志愿,而这第二次填报的志愿,就包含专科院校志愿和本科院校的剩余志愿,也就是说,未被录取的本科线上考生及专科线上考生都可以报本科的征集志愿;
当然也有少数省、市规定,有的批次的征集志愿院校,征集志愿还不能录取满额时自主决定是否降分录取的。比如2020年天津市规定,本科B段的征集志愿,不限定本科批次线的考生填报,允许本科B段录取的最低分数线由考试院根据征集志愿填报情况具体划定,且院校在进行征集志愿录取时可自主决定是否降分录取。
不冲突。理论上说,如果你已经被前面志愿录取了,你就无法报征集志愿了,报了也不能再录取。参加征集志愿前,考生最好查询一下自己的录取状态,只有还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报的征集志愿才有意义。当然即使你没有查明白,实际你已经被录取了,却还报了征集志愿,也没有大关系,只不过不能再被录取而已,关键是不仅白忙活了,而且一定很焦虑吗!
这也是不冲突的。很多时候征集志愿与下一批次的志愿是同时报的;甚至下一批次的志愿已经先报了,然后才开始报上一批次的征集志愿。但都不影响,非常明确的是,上一批次的征集志愿先录取,然后才录下一批次的志愿。即使上一批次的征集志愿没有被录取,不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而如果前面的征集志愿被录取了,对不起下面批次的志愿就不可能再录取你了。除非你更希望被下一批的志愿录取,如果录取不了才希望再录取到上一批次的征集志愿中,记住那是不可能的!录取的先后顺序是不能更改的,真是这样你就不要报征集志愿了,直接报下一批次的志愿得了。
理论上说考生在报高考志愿时凡是与自己有关的志愿批次都要关注,至于是否要报就要看个人的想法了!具体的说:
①实时关注自己的录取情况,一旦被退档或滑档(也叫掉档)的同学就要积极争取征集志愿的机会。
②不够上一批次线,又离上一批次线不太远的考生,如果能报允许批次线下考生填报的征集志愿,岂不是个机会?
③边缘考生敢于破釜沉舟的。就是比如一、二本分批次录取的省份,在一本边缘(就是一本分数线上不多)的考生,如果你认为下到二本可以录取的院校、专业更理想,就可以在一本报志愿时尽量冲一下,录取了更好,录取不了,下到二本可以挑院校、专业,录取得或许更理想。且在一本没有冲成功地情况下,盯住一本的征集志愿,争取再录取。同理,二、三本分批次录取的省份,在二本边缘的考生亦是如此—-
①征集志愿是剩余计划的补录,但不代表都是孬院校、孬专业!所谓剩余计划并不是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其中有部分新增计划;还有被退档后产生的所谓剩余计划;还有即被内地院校录取,也被港澳院校录取而放弃内地院校的考生空余出来的计划。即使是确实没有招满额的剩余计划,也不代表都不可取,报高考志愿就要能“人弃我去”,在不被大众所认可的院校、专业中找到“被土埋没的黄金”的院校、专业。所以别人不要的,不代表不可取,看你怎么选择喽!
②征集志愿的征集计划具有不确定性。与正常批次的计划不同,不能事先确定。而且即使省教育考试院事先公布了,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的大约时间,也有可能临时更改,一般征集志愿填报的时间会根据本批次第一轮录取情况而定,一旦第一轮录取结束,只要有剩余计划,马上就会进行征集,所以要想报征集志愿,就要实时盯紧本批次的录取情况,特别实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发布的征集志愿的消息,及征集计划情况。
而且由于征集计划有限,所以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往往很短,多说一天,少说几小时,过时不候,一旦错过就等明年了。另外,部分省、市在征集志愿还没录满时会进行再征集,也叫二次征集,就是一个批次的第三次报志愿,如果第一次你没有录取上,还可以考虑再征集志愿。
③另外要提醒考生和家长的就是,和提前批的志愿填报一样,不是“不报白不报”
对于征集志愿,确实有你希望被录取的院校、专业你报,没有,没必要勉强报。报志愿,不是捡便宜,录取了又不满意,后悔来不及!因为我们的高考志愿是一次投档,一旦被录取,要想反悔基本就得复读重来了!
欢迎关注我!
什么是征集志愿?权威解读来了
目前,四川省2020年高考招生正在录取的批次已陆续有征集志愿的信息发出。什么是征集志愿、哪些考生可以参加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如何投档……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录取场相关负责人。
红星新闻记者:什么是征集志愿呢?
答:征集志愿是在各批次正式投档录取中,因部分高校未录取满额而向社会公布缺额计划,征集符合条件且未被录取考生志愿的一种形式。
红星新闻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征集志愿?
答:一是进一步推进招生“阳光工程”,深入实施“阳光招生”的需要;二是为了让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顺利完成招生计划;三是给符合条件却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更多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在征集志愿时,省录取场通常会对各批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和专业,向社会公开并安排征集志愿,使未录取考生能够再次公平竞争。
红星新闻记者:什么情况下高校会征集志愿?
答:总体来说,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均是未完成招生计划录取的高校。高校未完成计划的情况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高校生源不足。即在平行一志愿或梯度志愿第一、第二志愿的投档过程中,投进高校的数量未达到学校的招生计划数,也就是学校在前期投档后未完成招生计划。
第二类是高校生源充足但有考生被退档的情况。即在前期投档过程中,投向学校的考生档案数充足,但部分考生因身体条件、成绩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或因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导致学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红星新闻记者:考生参加征集志愿的条件有哪些?
答:可以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应是成绩达到拟填报院校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院校与专业报考条件且档案为“自由可投”状态的未录取考生。若考生档案的状态不是“自由可投”,但该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系统也不会向高校投档该考生的档案。
红星新闻记者:征集志愿中如何设置院校与专业志愿?
答:以普通类为例,征集志愿一般为数个院校的平行志愿,志愿个数根据当次未完成计划情况确定,例如今年四川省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设置了6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了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服从专业调配选项。需特别注意的是,按照四川省今年规定,本科第二批最后一次征集志愿时,志愿设置为1个一志愿。
红星新闻记者:征集志愿只有一次吗?
答:征集志愿的次数与高校完成招生计划与否息息相关。若高校在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因各种原因,未完成招生计划,那么高校将会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征集志愿,直至完成招生计划,所以提请未被录取的考生多留意征集志愿的信息。
红星新闻记者:征集志愿如何进行投档?
答:征集志愿一般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即“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将参与征集志愿的全部考生分文、理科依据投档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从高到低按照1:1的调档比例投向高校供学校审录。
红星新闻记者:填报征集志愿是否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
答:填报征集志愿并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因为征集志愿可以算作同一批次的志愿,如本一批次的征集志愿依然属于本一批次的录取环节。通常,本一批次的录取完全结束后才会进行本二批次的录取。因此,填报本一批次的征集志愿并不会影响考生在本二批次的投档录取。当然,若考生在征集志愿内被录取,则不能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此外,若考生未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但依然可以参加下一批次的征集志愿。
红星新闻记者:为何有考生第一次填了某所高校没有被录取,但这所高校却再次征集志愿呢?
答:可能大家会注意到,一些高校在某个批次中往往会进行不止一次志愿征集。这是因为高校在前一次征集时未录取到符合条件的考生,需要第二次或多次进行征集志愿。
例如,本科一批理工类A校第一次征集志愿时公布了10个计划,如果在填报该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按照“位次优先”原则,排序后考生东东的位次为第11名,按1:1投档,东东的电子档案无法投到学校。这时,因为东东的成绩也未达到征集志愿中其他高校投档条件,因此在第一轮征集志愿中东东的档案没有成功投出。但当A校审阅进档的10名考生档案时发现只有9名考生符合录取条件,另1名考生因为某原因被退档。此时A校依然未完成招生计划,因此,学校须进行第二次征集志愿,征集计划数为1名。
红星新闻记者:征集志愿时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如何确定?
答:在征集志愿投档时,高校的投档成绩由征集志愿考生成绩、征集计划等因素决定。这与第一次院校确定调档线的方法、程序一样。
红星新闻记者:参加征集志愿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是,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考生应按公布的征集志愿计划核准拟填报院校、专业代号及名称;二是,为避免应身体条件和成绩不符合录取条件而被退档,考生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拟填报院校招生章程,看清有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要求的专业,选择符合条件的院校与专业;三是,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本次征集志愿时间内,考生若未填报征集志愿,则视为自动放弃。所以未被录取的考生应时刻关注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以免错过机会。
红星新闻记者 蒋超 刘珂君
编辑 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征集志愿是什么?和志愿填报有何区别?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冯仪)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消息,7月,高招录取、本科征集志愿、专科志愿填报、高校寄送录取通知书等大事件较为集中。
据悉,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省招办或教育考试院)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每批次投档录取结束后,都会有没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为他们提供了本批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录取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进行。每一批次志愿录取结束,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会通过官方网站及时公布征集志愿信息,包括缺额院校、专业名称和缺额计划数等。
征集志愿并不是所有考生都可以参加。只有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才可以填报征集志愿。这里要注意:一是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填报征集志愿;二是不符合所报批次条件的考生也不能参加该批次的征集志愿。
如果考生在相应批次没有被录取,而又符合录取要求,可以及时关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做好填报征集志愿的准备。具体时间,通过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网站(或指定渠道)发布。
填报征集志愿须注意5点
(1)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所报批次的要求和志愿设置,选报院校志愿和是否服从调剂。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省招办或教育考试院)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3)很多考生认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都会降低分数录取,其实不然。有的专业录取分数可能比常规志愿更高,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也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4)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5)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注意坚持“冲、稳、保”的原则,还要根据考生体检结果,结合体检指导意见,认真查看院校招生章程,避开限报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用户评论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这个词,挺好奇什么意思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不是像报名参加某个活动或者服务的机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常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吗?比如要帮忙做点什么的事儿?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集中志愿好像听起来更正式一点的样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挺想了解下这两种意思的区别,哪个更常见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在组织一些公益活动的时候会用到的词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具体的例子可以解释一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比如征集志愿者去做义务教学,集中在某个地方办公?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会不会涉及到特定专业技能的需求?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做志愿者可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报名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有家附近的社区活动需要志愿者帮忙,现在才知道这两个词的含义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些都是一样的意思...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以后遇到的时候就不会傻眼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应该多一些介绍志愿活动的平台吧!方便人们了解和参与。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做志愿者是很棒的经历,可以帮助到别人也能增长见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参加志愿活动需要注意什么?有特别的规则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自己去当个志愿者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啊! 应该多宣传宣传做好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很实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